-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2年第4期 昊兵,李山:成都市民旅游感应空间研究 ·41·
圉1 成都市民分省区旅游感应强度分级图
第一,四川本省是旅游感应的最高区域,占据了所有旅游感应频次的57%,一方面显示丁四川
省丰商的旅游资源(至2000年底,拥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处为世界遗产),从而在成都市民
中形成强烈的感应;另一方面省内目的地的旅游感应频次占了较大的比例,表明了成都市民对旅游地
的关注还集中在本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成都市民的出游能力和对外省旅游地的认知水平还不是很
高,具有较强的内敛性。同样作为邻近省份,对云南的感虚强度远高于重庆。一方面由于云南旅游资
源确实较重庆丰富(重庆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世界遗产1处,云南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0个、
世界遗产l处);另一方面可能是重庆与四川同为巴蜀文化,文化差异不如云南少数民族风情强烈,
从而使得成都居民对云南旅游更为关注。
第二,从大尺度上看,成都市民对秦岭一准河以北地区的感应强度远低于南部,南岭一武夷…脉
以南以东的感应也很低,可见自然地理界限作为“廊道”对感应空间也是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的。
第三,由于感应空间对旅游行为的决定作用,各省区在将成都作为客源市场时应有较准确的定
位。根据上述旅游感应强度分级状况,可将成都作为四川省内旅游的一级市场,云南、重庆的二级市
场,陕西、贵州、江苏、西藏的三级客源市场。
第四,从旅游感应强度分级中,我们可以发现旅游感应强度以四JJI为中心而向外围呈递减趋势,
但并非一减到底,而是出现了一些感应异常区(例如江苏),可称之为旅游感应空间的空中波动,这
表明旅游感应强度并非仅与距离有关。
第五,将旅游感应强度从太到小进行排序,发现各省区标准化(由于感应强度值在0一1000之
间,故而将其简单归一化后乘以1000作为标准化的感应强度值)后的旅游感应强度S与其位序r之
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由于四JiI本省数据的特殊性,计算中将其排除),见图2,并可用以下指数方
程进行拟台(见方程1),其复相关系数达No.9576,F检验在0.01水平上表现为高度显著。这进一
步印证了李山婶人oo关于旅游感应强度位序一规模的指数关系。
S=114.19exp(一0.1054r) 。 (1)
如果将四川省也纳人讨论范围,引用城市地理学的概念,可认为成都市民对省际目的地的感应强
·42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甚第121期
标准化旅游礴应强崖
位序
图2分省旅游盛应强度一位序图
度具有“首位分布”的特征,即感应频次高度集中于首位的目的地,形成这种特点的机制尚不清楚,
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省内分地区旅游感应强度
根据表3数据,将成都市民对省内分地区的旅游感应频次进行聚类分析,将旅游感应强度分为五
级,详见表5,同时做出省内分地区旅游感应强度分级图(圈3)。
团3省内分地区旅游感应强度分级图
四川太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艟) 怠第121期
二、基于旅游感应空间的旅游资源值分析
成都市民作为群体对国内旅游目的地的感应,可从大众传播媒体中得以反映。报纸虽是现代传媒
中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对人们感应空间的影响却是逊于电视的。本文仅仅选取《成都晚报》作为统计
对象,可能有偏颇之处,尤其是“旅游”专刊的作者群和编辑对旅游主题的“过滤”作用,使得统计
结果与市民实际感应状况间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误差,这种“过滤”机制将有待于迸一步的研究。
但是,由于《成都晚报》良好的代表性和统计上的可行性,可视其为影响市民感应空间的典型抽样传
媒,并将“旅游”专刊所反映的感应强度视为成都市民对各省区、各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感应
强度。
(一)旅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导热油锅炉竣工最全面精品资料.pdf VIP
- 错案问责申请书范文.docx VIP
- 保时捷-Macan (迈凯)-产品使用说明书-Macan GTS-Macan GTS-17Macan_95B_Basis_BAL_WKD95B039317_CHS_HighRes.pdf VIP
- 2025年04月10月自考《财务管理学》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Unit8OnceuponaTimeSectionA2a-2e(第2课时)课件内嵌音视.pptx
- 个人债务集中清理工作指引.pdf VIP
- 24CDX009-2数据中心机电设施设计与安装-电力模块锂离子电池柜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系统.docx
- 入党志愿书里面的入党志愿.docx VIP
- 关于入党志愿书里的入党志愿.docx VIP
- 叠合板吊装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