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洋陆转换的岩石学思路——洋内弧与初始俯冲的识别-中国地质.PDF

识别洋陆转换的岩石学思路——洋内弧与初始俯冲的识别-中国地质.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识别洋陆转换的岩石学思路——洋内弧与初始俯冲的识别-中国地质

第43 卷第3 期 中 国 地 质 Vol.43, No.3 2016 年6 月 GEOLOGY IN CHINA Jun. , 2016 doi: 10.12029/g 肖庆辉, 李廷栋, 潘桂棠, 等. 识别洋陆转换的岩石学思路——洋内弧与初始俯冲的识别[J]. 中国地质, 2016, 43(3): 721-737. Xiao Qinghui , Li Tingdong, Pan Guitang, et al. Petrologic ideas for identification of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Recognition of intra-oceanic arc and initial subduction [J]. Geology in China, 2016, 43(3): 721-7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识别洋陆转换的岩石学思路 ——洋内弧与初始俯冲的识别 1,2 1,3 4 3,5 1 3,6 肖庆辉 李廷栋 潘桂棠 陆松年 丁孝忠 邓晋福 7 1 1 6 冯益民 刘 勇 寇彩化 杨琳琳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2.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3. 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北 京100035;4.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82 ;5.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6.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 源学院,北京100083;7.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54 ) 提要:阐述了洋陆转化形成的洋内弧与初始弧的岩石组合序列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提出岩浆弧是由洋陆转化以及底 侵的壳幔转化共同作用形成的认识,前弧环境是洋陆转化形成初生大陆的场所,由特征的类似洋中脊的洋内弧前弧 玄武岩类构成。大陆的形成过程如下:从地幔中生长出洋壳,从洋壳中的洋陆转化生长出不成熟的弧陆壳,最后从 弧陆壳底侵的壳幔转化中长出成熟的陆壳。这样,地壳的生长和形成主要通过岩浆增生作用来实现。 关 键 词:洋内弧;初始俯冲;大陆生长;洋陆转换;前弧;壳幔转化 中图分类号:P5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3657(2016) 03-0721-17 Petrologic ideas for identification of ocean-continent transition: Recognition of intra-oceanic arc and initial subduction 1, 2 1,3 4 3, 5 1 XIAO Qing-hui , LI Ting-dong , PAN Gui-tang , LU Song-nian , DING Xiao-zhong , 3, 6 7 1 1 6 DENG Jin-fu , FENG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