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课文中比喻的修辞功能及教学策略
小学课文中比喻的修辞功能及教学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比喻这种修辞方式十分常用,它使语言形象生动,充满情感。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分析本体和喻体,而一直忽视比喻的修辞功能。我认为,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修辞的功能,教学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致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本文试以小学语文课文为例,谈谈比喻的修辞功能及教学策略。
一、比喻的四种修辞功能
1、化实为虚,引发想象
在小学课文中,随处可见景物描写。描写景物方法很多,可以使用摹状手法,将景物的形态、色彩、气味,使用工笔细描的方法一一描绘出来,如一幅工笔画一般,品味这些文字如临其境,这种摹状即为“实写”。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描摹了四幅设色明丽、意态生动的风景画,是典型的写实风格。而有些作者,并不细致描摹景物,而是以一个能勾起无限遐想的物象作比,避实就虚,化实为虚,就像中国画中的“计白当黑”手法,借助一片留白使画面更见空灵,更能引发读者的想象。
如北宋诗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的前两句概写西湖美景,晴雨皆好,四时皆美。诗眼当在后两句,将西湖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西子,西子有多美,无人见得,她的美只存在于传说之中。相传,西施胸口疼痛,颦蹙双眉,捧心而行。这本是一种病态,是一种痛苦之状,就一般人而言难以说美(“东施效颦”即是此类),但对西施而言,她在忍受病痛折磨之时都是那样美艳不可方物,那样楚楚动人,惹人怜爱,从中可以想象西施是多么美丽。将西湖比作西子,开启了读者的想象,开放了读者的思想空间,诗歌的艺术性也就得到了体现。
又如《山雨》中描写雨声:“沙啦啦,沙啦啦……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山雨的声音已经通过摹声进行了表现,但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像一曲无字的歌谣”。“无字的歌谣”是怎样的?“无字的歌谣”表达什么意思?由此让人想起了什么……一连串的疑问由这个比喻生发出来。读者也许会穿越时空,感受到一种原始的魅力,体会到一种自然的神秘等等韵味,山雨的意蕴就这样深邃起来。
再如《草虫的村落》描绘甲虫的音乐:“甲虫的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动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作者以“灵泉”进行比喻,化实为虚,增添了音乐的神奇、美妙。
2、化生为熟,鲜明形象
在一些说明性课文中,也常有一些生动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用人们常见的事物来比方,化生为熟,旨在促使读者联想,让读者常见的、熟悉的事物与作者想要说明的不为人知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便于读者理解与接受。
如《鲸》一文中,说明鲸呼吸时喷射的水柱有这样一个比喻:“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鲸呼吸时喷射的水柱是一陌生事物,而花园里的喷泉则是常见之物,以常见之物比之,将水柱的形态、特点介绍得清楚明白,如在眼前,使人留下深刻印象。
又如《松鼠》一文中,介绍松鼠样子时有这样一个比喻:“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将松鼠的尾巴比作欧洲贵族礼帽上的装饰品——帽缨,形象地表现出松鼠尾巴柔软、粗长、往上翘的特点,同时让人联想到高贵的、风度翩翩的贵族,使松鼠更有丰姿。
在一些写景散文中,也常有这类比喻,以此增添其形象色彩。如碧野的散文《七月的天山》描写高原野花:“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用生活中常见的“锦缎”、“霞光”、“彩虹”作比,拉近读者与天山野花美景之间的距离,将野花的广阔绵延、光彩夺目、绚丽多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读来有如身临其境,可感可触。
3、化平为奇,充盈情感
小学课文中,有不少描写其原型平平无奇,但喻体却相当华彩,相当奇崛。究其原因,倾注了作者太多的情感,类似于一个充满情感的意象。这类比喻很有些意象色彩。
如北宋词人王观的词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上阕写道:“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词人将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将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毛,比喻十分奇崛。在文学作品中,“秋水”是眼睛的代名词,有“望穿秋水”之说,是借秋水的清澈、明净比喻眼睛的明亮、有神。词人反其意而用之,将盈盈江水比作顾盼流转的眼波;并由此顺势而下,将连绵起伏的青山联想成紧蹙的双眉。比喻之后的山水已非自然界中的山水,而是一位凝结愁怨的姑娘的形象,似乎在牵挂着她的心上人。词人以此来表现自己与鲍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深厚友谊。这就是所谓的“借景抒情”,王国维称之为“造境”,借助饱含情感的景物营造出一种意境,宣泄自己的同时也感染他人。这种艺术效果的达成,主要依仗比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团市委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doc
- 团员年度团籍注册制度√.doc
- 回归课本源于教材,高于教材.doc
- 园林公司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园林公司暑期报告.doc
- 四档变速器毕业设计.doc
- 园林施工社会实践报告.doc
- 园林景观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doc
- 园林景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doc
- 团队游戏大全图文.doc
- 园林景观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推荐].doc
- 从女性主义视角剖析《琥珀》中琥珀的悲剧命运:选择与归宿的交织.docx
- 杭州市余杭区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特征、成因与弥合路径.docx
- 存在的可能性——现代性语境中的米兰·昆德拉.docx
- PROGRANULIN:开启急性肾损伤机制与治疗新视野.docx
- 分数次Porous Medium方程适定性的深度剖析与前沿探索.docx
- 经济法视域下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路径探究.docx
- 八段锦:类风湿关节炎社区干预的创新路径与成效探究.docx
- 新龙马公司再制造逆向物流网络:问题剖析与优化策略.docx
- 益生菌VSL#3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肝纤维化的抑制机制探究.docx
- 探秘三叶苷:靶向HIV-1 gp41跨膜糖蛋白的小分子进入抑制剂作用与机制解析.docx
最近下载
- DB13T 1065-2009 小麦粉生制品.docx VIP
- TCRHA 089-2024 成人床旁心电监测护理规程.pdf VIP
- 《公路泡沫轻质土应用技术规范》DB51T 3286-2025(四川标准).pdf
- 保密管理手册.doc VIP
- Danfoss丹佛斯T90变量轴向柱塞泵,产品样本 用户指南.pdf
- 农业生态与可持续耕作制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华南农业大学.docx VIP
- ISO 15189-2022中文版翻译全文.pdf VIP
- 人教PEP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4《Helping in the community》B Read and write教学课件.pptx
- 管件尺寸表.doc VIP
- T_SSCE0001-2021: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技术规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