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美术课《书法》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VIP

新课标高中美术课《书法》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课标高中美术课《书法》第二课《隶书源流与赏析》

新课标高中美术课“书法”模块 第二课 隶书源流与赏析 一、教学目的 了解隶书的形成过程及其主要特征。 了解汉代隶书的成就及其类型,并熟悉汉碑隶书代表作品的风格特点。 了解隶书书法在清代的复兴与繁荣情况,认识清代书法家在隶书方面的发展创新及主要代表人物的风格。 二、内容结构 (一)隶书的产生 1.隶书的产生 2.什么是隶书 3.隶书的分类 (二)汉代隶书的辉煌 1.西汉 马王堆帛书 2.西汉 威武仪礼简 3.东汉 居延爰书汉简 4.东汉 石门颂 5.东汉 西狭颂 6.东汉 曹全碑 7.东汉 乙瑛碑 8.东汉 礼器碑 9.东汉 张迁碑 1.隶书的产生 隶书是从篆书中演变出来的一种书体,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 2.什么是隶书 隶书,名称来自隶卒、徒隶。秦朝大兴徭役,广征隶卒,隶卒的来源包括获罪囚徒以及被秦国征服的原六国军队(古代对战争的俘虏也称隶)。当时政事繁多,文书数量大增,大量的书写工作都由隶卒这样的下层官吏来承担,而严谨规整的小篆写起来既繁且慢,于是在这些人中出现了简便快速的手写体,这种字体便被称为隶书。在古籍记载中,有程邈创隶书的说法,说程邈因获罪入狱十年,在狱中删减篆书创造新体,程邈为徒隶,故称隶书。 在历史上,隶书有多种别称。因为汉代负责书写的官吏均为书佐或者令史一类的下层官吏,所以隶书又称佐书、佐隶或者史书。魏晋以后,人们又将成熟的汉隶称为八分书。八分的含义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成熟的汉隶字形结构突出笔画向左右伸展的规律,同“八”字左右分张,故称八分;另一种说成熟的汉隶成分十分之八来自小篆,故称八分。 3.隶书的分类 根据各历史时期隶书风格特点的不同,又称秦隶(古隶)、汉隶、唐隶等。 现存最早的隶书作品见于战国晚期秦国的简牍墨迹,保留篆书结构的特点与书写习惯,因此后人将这类隶书称为“古隶”。 汉隶是汉代通行的成熟隶书。 唐隶是唐代的隶书。 战国 云梦睡虎地秦简 二、汉代隶书的辉煌 隶书在汉代被广泛应用并发展到极致。汉代隶书摆脱了手写体的随意性,形成了规范统一的特性,在书写方法中出现了一些装饰性的用笔技巧,去掉了象形成分,可以说是纯粹符号化的线条结构,这种特点一直延续到今天。 汉隶作品有两大类:墨迹(简牍、帛书)和石刻文字(碑碣、摩崖等) 1.西汉 马王堆帛书 2.西汉 威武仪礼简 3.东汉 居延爰书汉简 4.东汉 石门颂 5.东汉 西狭颂 6.东汉 曹全碑 7.东汉 乙瑛碑 8.东汉 礼器碑 9.东汉 张迁碑 三、隶书的复兴 从魏晋时期开始,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普及,隶书逐渐退出实用领域,变成一种装饰性的字体。 唐代中期出现了唐玄宗李隆基、史惟则等隶书名家,一直到明代,擅隶书者寥寥无几。 清代出于研究历史和古文字学的需要,大批书家开始学习古代碑刻,包括汉碑,终于形成继汉代以后隶书的又一高峰。 1.唐 李隆基《石台孝经 》 2.唐 史惟则大智禅师碑 3.清 金农隶书 4.清 邓石如隶书 5.清 尹秉绶隶书 6.清 赵之谦隶书 三、课后练习 1、阅读课文并领会要点,巩固对隶书发展过程的了解。 结合书中的图例,着重熟悉汉隶的技法原则以及墨迹与石刻两类作品的不同特点。 爰书是汉代的法律诉讼记录。书写者动作娴熟快捷,稍显匆忙,但是横平竖直的书写原则和波挑处理很准确。 东汉摩崖石刻,原在陕西汉中褒谷的古褒斜栈道南端,1971年修建水库,遂将摩崖整体凿下移入汉中博物馆。高261cm,宽205cm,22行,每行30或31字。全称《故司徒校尉楗为杨君颂》。与《西狭颂》是汉代隶书摩崖中最具影响力的两件代表作,风格属于舒展挺拔、潇洒灵动类。 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独树一帜,保存隶书字数较多的碑刻,字迹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姿翩翩,笔画端庄,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工整精细、飘逸秀丽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历来为书家所重。 东汉记事碑刻。碑文18行,每行40字。全称为《汉鲁相乙瑛置百石卒史碑》 ,内容为鲁相乙瑛上书汉廷,请求在孔庙设百日卒史(官名)一人掌管孔庙礼器并得到批准之事,碑文即为往来的公文。 东汉记事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 。此碑四面刻字,碑阳正文16行,每行36字。碑阴及两侧皆题名。 全称为《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刻碑书风朴茂端直,非汉人不能为, 和衡方碑、鲜于璜碑等同属汉碑中方正端庄、雄强高古一类。 金农,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久居扬州,扬州八怪之一,书法造诣却是最有成就的一位,自创隶书“漆书”,与现在出土的汉代简牍中某些字迹的用笔结字竟然完全相同 ,充分显示金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