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到的处事哲学.docVIP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到的处事哲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到的处事哲学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想到的处事哲学 郎华国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师范大学 404020 摘 要:《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篇文章长期被选入普高和职业学校语文教材。全文百余字中,讲了齐相邹忌与齐国美男子徐公比美后留下的反思,进而以小见大劝说齐威王纳谏并使齐国强大起来的故事。文章笔法精练生动,情节跌宕起伏,透射出深刻的处事哲学思想。我每次读到此文时,都仿佛听到一种来自古代的强音,告诫我们要让国家强大起来,与每个人虚心谨慎、实事求是的处事哲学是密不可分的。这里我将这种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纳谏 处事 哲学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中华民族逐渐步入世界强国之林。但是,我们在取得丰硕经济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到有些人的灵魂在褪变,虚心谨慎、实事求是的处事哲学被他们抛在脑后,进而被骄傲自满、浮华虚假所取代,成为国家向前发展的绊脚石。我作为一个普通国民,希望国家越来越繁荣强大,多次读过一则来自古代《战国策》里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深受启发,在这里看到了一种强国富民的处事哲学:实事求是、谦虚谨慎。我将这种感受阐述出来,希望能引起共鸣。 一、三种不同心态,一种相同结果 在《邹忌讽齐王纳谏》里,齐相邹忌拿自己与美男子徐公比美,明显比不过徐公,却得到妻子、妾和客人一致的回答:“徐公不如君美”。三人为什么都讲假话,主要是三人各自的心态不同。 1.妻子的心态:因为爱,所以爱。因为是妻子,偏爱丈夫,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所以讲了假话:“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这本是人之常情。如果我们联想一下现实生活,就会发现这种偏爱现象比比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夫妻之间的爱以及其他至亲之间的爱等等。这种偏爱有积极的一面,体现了人间的天伦之乐;但如果被爱的一方做了坏事也得到没原则的偏爱,结果就大相径庭了,我们就会看到孩子变坏、丈夫犯罪等现象得不到有效的劝诫和阻止,悲剧就会发生了。 2.妾的心态:因为惧怕,不讲真话。???是封建社会的产物,由于家庭地位的不同,就成了家庭里的弱势群体,说话做事都谨小慎微。因为存在惧怕的心理,所以邹忌问她谁美时,她没得选择的回答:“徐公何能及君也!”如果我们把此事放大,联想到现实生活,这种无奈的心理随处可见。一个单位、企业和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大权在握,在属下评优晋级、升职加薪等方面有绝对的话语权,谁敢触怒龙颜,自找没趣。所以不管他们讲的是事实还是虚假的,得到的是一片附和,只要领导高兴就行。如果碰上心胸狭窄的糊涂领导,真理就会被抛弃,久而久之,就会误人误己,甚至祸国殃民。 3.客人的心态:因为利益,假话真说。因为邹忌是齐相,大权在握,势必有很多追随者都想巴结他并通过他谋取利益。所以客人即使知道邹忌不如徐公美丽,为了利益也会回答:“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位高权重的人,即使做了偏离轨道的事情,也没有得到他人的劝阻,就是因为很多像邹忌的那位客人一样想谋取利益,总是拍领导的马屁,长此以往,腐败就发芽滋长起来了。 二、面对同一事情,体现两种胸怀 其实前面只是写了发生在邹忌家里的一件小事,一般人也许没当真就过去了,但邹忌却以这个小事映射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 1.深刻反省,及时进谏。邹忌作为齐国的相爷,听了来至三种不同的赞美,并没有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而是冷静地作了认真的分析,三个人为什么都要讲假话呢?深思熟虑后幡然醒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有求于我也。”他突然觉得自己受骗了,一个家庭如此,那掌管国家的齐威王不也一样受过许多骗吗?于是立即上朝进谏齐王:“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的行为无疑是一种博大胸怀的体现,是一个为国家敢于担当的无私的贤臣。 2.虚心纳谏,胸留天下。齐威王听了邹忌的故事,并没有认为此是小事,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决定虚心采纳邹忌的建议,革除时弊。由一个小事而引发国家政策的改变,无疑证明了齐威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胸怀天下、实事求是的明君胸怀。齐国当时的强大从齐威王的身上可见一斑。 三、一项英明的决策,一个惊喜的局面 齐威王听从了邹忌的进谏,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一个贤明的国君不怕接受批评,广开言路,并时时采纳好的意见和建议,终于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