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冶金学家、教育家王钧豪博生平简介士
冶金学家、教育家王钧豪教授生平简介
编辑/刘永佩(根据王钧豪后人提供的资料和网络资料整理) 王钧豪教授原名世英,字钧豪,1888 年 1 月 10 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江 阴巷。父王传垓,字福安,号昆圃,从事冶坊、钢锻庄事业和商业。 王钧豪教授自幼勤读好学,五岁起跟随家庭教师窦葆瑜先生学习,10 岁起 进学堂读出。 1904 年 16 岁时入北洋大学。 1910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洋大学 矿冶专业。11 月参加部试(殿试),时张 亨嘉、陈宝琛会考北洋大学堂毕业学生, 共取最优等三名,王均豪[冶金]名全校 第三(另两位为冯熙敏[土木]、王正黼 [采矿]),受朝廷赏进士衔,随即被皇 上引见,钦派翰林,授职检讨。 1911 年公派赴美留学,并获全额奖学金。 1914 年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获冶金专业博士学位, 博士论文题为 《电 解法从锌复合物中溶解提炼锌》。是华人中第一个冶金专业的博士,并获美国总 统金钥匙奖,为 EZ 学会会员。在美国实习两个月,于同年 8 月回国。 1915 年初在天津直属公立工业专科学校任教授。
1915 年 12 月 27 日与苏州名媛、陆钦贤大学 士(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第一届)结婚。 1923 年受邀建立直隶口北造币厂。 后因工厂受 水灾被迫关闭而回校任教。 1928 年受邀去杭州浙大任教导主任,兼授化 学,物理和冶金。 1931 年至 1934 年, 先后受邀任辽宁省西安煤 矿矿长,冀东马兰峪倒流水金矿矿长,河南六河沟 煤矿副经理。 1934 年受邀任交大唐山分校矿冶系主任兼教授。 1937 年抗战开始。受政府令,去湖南后转云南建立炼铜厂,以供军需。 1939 年 5 月,炼铜厂建厂任务完成,即回平越交大任教。 1941 年受教育部正式任命为部级教授。(仍在平越交大任教)。 由于长期在艰苦环境下不辞辛劳的工作,身体严重亏损,回平越任教后,王 钧豪教授经常处于抱病工作的状态,胃病、肺炎不断袭击他,几度病危急救。我 们可以从下面其次女王志洪的回忆叙述中窥见其貌。 “高三毕业云南全省集中到昆明省城会考,我又一次得全省会考第一名。因 此有权免大学入学试,选读任何大学。……我到贵州平越交通大学(父亲所在学 校)读铁道管理系。我住的女宿舍与父亲教授宿舍很近,相互照应十分方便。 那些年(编者按:40~44 年),父亲胃病、肺炎轮流不断。我到平越在校
四年,三次坐学校专车送他进贵阳医学院急诊。每次病危通知下来,都吓得我魂 飞魄散,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第四年忠弟(王志忠矿 43 级)来交大读矿冶系, 我有了帮手,心才安定了很多。”
1945 年抗战胜利,王钧豪教授受政府委派去广州接受交通银行。后留行工 作,并随工作移居香港直至退休。 1957 年受国务院邀请,王钧豪教授到北京参加十一国庆观礼。 1967 年 5 月 10 日,因肺癌医治无效在香港辞世,享年 79 岁。 王钧豪教授育有三子三女,受父亲影响,尽皆精英。长子王志望,毕业于上 海交大航空机械系,继而获美国东北大学科学硕士;次子王志忠,承继父志,唐 山交大矿冶系毕业(中间曾报名参军抗日,为飞虎队翻译,抗战胜利后继续完成 学业),随后赴美深造获麻省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科学博士,并入美国最优秀科技
者名人录;三子王志渊,毕业于上海交大电机系;长女王志源,毕业于上海同德 医学院,一位优秀的妇产科主任;次女王志洪,交大平越学校管理系学士;另有 侄子王志明亦毕业于唐山交大矿冶系,真乃王氏名门,可谓交大之家也。孙辈男 女 19 人,亦个个勤读向学,聪明正直,受到良好的教育,继承了王钧豪博士对 其后人的遗愿:“做一个平凡的、处处鞭策自己、为人世做楷模、献身於社会的 人。” 王钧豪教授为我国的矿业和冶金业作出了贡献, 是一位杰出的事业家和教育 家。他从教 30 年,诲人不倦,弟子满天下,两弹元勋姚桐斌曾深情回忆过王钧 豪先生的授课情况,唐院冶金系学生,如陈能宽、邱竹贤、肖纪美、徐采栋、庄 育智、 邹世昌、 葛昌纯等 (所列者均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大多受业于王钧豪先生。 《姚桐斌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他可亲可敬的形象。 “象姚桐斌这样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引起了矿冶系主任王钧豪博士的注 意。…… 王教授虽然喝过洋水,但穿着朴素。头上戴一顶圆顶翻边绒线帽,身着中式 对襟大?,下边扎足裤,脚上一双起梁的老棉鞋,手里一根旱烟管,完全乡下土 老帽的打扮,而且说话总是笑咪咪的。但是矿冶系的学生提到他就叹气:“你们 要是把王教授当成一位和气的土老帽,那就大错特错了,他可厉害着呢!” 这些学生虽然嘴上这么说, 但是他们对王教授佩服之至。 因为教授上课时讲 解清晰、条理分明、不疾不徐,稳步前进。当时缺乏实验设备,工业上的细节全 凭老师口头讲述。 王教授用言辞手势表示各种操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