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亚洲概况-baisha.ppt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亚洲概况-baisha

亚洲概述 主讲: 赵从举 博士 电话: E-mail: congjuzh@hainnu.edu.cn 海南师范大学 资源环境旅游系 亚洲地理概述 一、亚洲的位置 二、亚洲的地形 三、亚洲的气候 四、亚洲的河流 五、整体性与差异性 六、亚洲的人口 七、环境与发展 一、亚洲的位置 亚洲大陆地质构造复杂,山川纵横交错,地势起伏壮观,地下资源丰富。各种走向的山脉,反映独特的构造体系,形成地形骨架。各种类型的地形组成独特的结构,是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结构的重要基础。 亚洲地形特点 地势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约950m ,高原山地为主,占全洲的3/4 ) 地势起伏极端,地形类型复杂 地形结构中南部高,四周低,山脉组合形式成群成带 大陆东缘有岛弧带 三、亚洲的气候 亚洲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文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了复杂的气候。从洲内各地区气候特征的组合和洲际各大陆气候特征的对比,反映出亚洲气候具有几个明显的特性,即强烈的大陆性、典型的季风性和类型的复杂性。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一)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过程(二) 亚洲季风气候的形成(五) 亚洲气候的特点(小结) 亚洲气候有何特征?为什么?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性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影响亚洲气候特点的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季风气候的形成原因是? 海陆热力差异(海洋和陆地吸热放热速度不同)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季风气候有何利弊? 利: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弊:夏季风不稳定导致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水灾和旱灾 四、亚洲的河流与湖泊 亚洲山高流长,湖沼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亚洲年径流总量为1285×1010m3,占世界河川径流总量(3817.5×1010m3)的33.6%,亚洲水力资源为1228×109kW·h,占世界水力资源总量(4741×109kW·h)的26%。河流与湖泊是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河网分布、水文特性和地貌结构与气候的区域差异有密切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说河流是气候的产物。 水系结构呈辐射状 亚洲陆地辽阔,许多河源远离海洋,长河众多,湖群散布,主要受地貌结构制约,水系呈不匀称辐射状。亚洲高大山脉多汇聚在帕米尔高原和亚美尼亚火山高原,它们成为许多河流的源地。 内流流域广大 亚洲内陆流域中较大河流有注入里海的恩巴河、流入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入巴尔喀什湖的伊犁河,1921年以前流入台特马湖的塔里木河,流入萨巴里湖的赫尔曼德河,流入死海的约旦河等。 五、亚洲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亚洲是全球最大的洲际自然综合体,它以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性和地理环境结构的复杂性为主要特征,这也是亚洲区别于其他各大洲的独特性。 亚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在整体之中还包括着各个部分。 亚洲自然综合体的第一级划分,就首先分出六大自然地理单元,即东亚、东南亚、南亚、西南亚、中亚和北亚。 在第一级区划的基础上,还可根据各大区的内部差异,进一步划分出21个自然地理副区。每一大区或副区都各有其自然地理的相对一致性,而各大区或副区之间,也都各有其独特性或区际差异性。 (一)北亚大区 北亚大区包括亚洲北部的广大地区。高纬的位置、广大的面积以及围绕北亚水体的不对称性,使北亚具有强烈大陆性的寒湿气候和广阔的永冻现象。在水冻范围内,地形、水文、植被等均受永冻层分布的影响。河流主要属北冰洋水系,植被具有耐寒性和典型的纬向地带性,动物界的特征鲜明。由于非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北亚太区又进一步分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区、中西伯利亚高原区和俄罗斯远东山地区等3个亚区。 1.西西伯利亚平原区 位于乌拉尔山脉和中西伯利亚高原之间,南接哈萨克丘陵,北濒喀拉海亚洲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形平坦,气候属过渡性的大陆性气候,河流属北冰洋水系,地表径流缓慢,为典型的平原型河流,湖泊沼泽广布。由于地势低平,水体较对称,形成了典型的纬度气候带,进而导致典型的纬度自然带结构,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苔原带、森林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 2.中西伯利亚高原区 是亚洲大陆向北伸展最远的自然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仅北西伯利亚和内雅库特等地为平原低地。气候属强烈的大陆性寒湿气候,永冻现象广布,位于本区东北的奥依米亚康和上扬斯克,冬季绝对最低温分别达-71℃和-68℃,有“寒极的两个女儿”之称。水系北流,水流湍急,为典型的山地河流,拥有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与西西伯利亚相比,植被和土壤的纬度地带性不够典型,在泰加林带的南部缺少连续的森林草原和草原带,但垂直地带性比较明显。 3.俄罗斯远东山地区 濒太平洋及其边缘海,海岸线长,地形以山地为主,山地和山原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4。堪察加半岛和千岛群岛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故多火山地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