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皮降糖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丹皮降糖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丹皮降糖活性及化学成分研究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16600 摘要:目的:研究丹皮降糖活性部位及化学成分。方法:以糖尿病小鼠为动物模型,对丹皮不同提取物进行降糖活性评价。通过硅胶柱色谱、反相柱色谱等方法对牡丹皮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通过1H-NMR、13C-NMR、薄层色谱对分离的3个化合物进行结构解析。结果:丹皮水提取降糖活性明显,50%及95%乙醇提取物降糖活性较弱。得到化合物分别为(+)-儿茶素、丹皮酚、没食子酸。结论:丹皮水提物具有降糖活性。 关键词:丹皮;糖尿病;化学成分 丹皮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于燥根皮,有清热凉血、活血消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温毒发斑,疮疡痈肿,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等症。近年来,国内外对该植物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其在降糖、抗菌、消炎、治疗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疗效[1]。本研究对牡丹皮的活性部位进行确定,并进行化学成分分离及结构鉴定 实验 1仪器与材料 四氧嘧啶(Fluka公司),葡萄糖试剂盒(北京北化康泰临床试剂有限公司)实验动物: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25-33g,购于沈阳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离心机(长沙湘仪离心机有限公司)、紫外分光光度计(Unico-2100)。牡丹皮购于沈阳天益堂大药房;柱色谱硅胶及薄层色谱硅胶购于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其它化学试剂均购于天津四友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实验方法 2.1 牡丹皮粗提物的制备 取干燥的牡丹皮约500g,共三组,分别以蒸馏水、50%乙醇、9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过滤,蒸干,真空干燥后得丹皮粗提物。 2.2 降糖评价方法 取100只健康的昆明种雄性小鼠,体重25-33g。分为五组:正常组、阴性对照组、蒸馏水提取组、50%乙醇提取组、95乙醇提取组,每组20只分笼饲养3天。各组小鼠隔夜禁食不禁水12h。尾静脉注射1%四氧嘧啶的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容量为0.07ml/mg,注射后恢复正常饮食,并观察造模小鼠体重变化。注射后72h,再次让所有小鼠禁食不禁水6h。眼眶取血,按GOD法测定血糖值。筛选FPGge;11.0mmol/l者作为糖尿病小鼠。 将造模成功小鼠重新分组。正常组不给药,阴性组为0.5%CMC-Na液,各提取物组分别给药200mg/kg。药物以5%CMC-Na为助悬剂。连续给药两周,每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值FPG。每次测定FPG前均禁食禁水6h,并于取血前1h末次给药。 2.3提取与分离 干燥的丹皮(6.0 kg),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2小时,提取物回收至无醇味后补加水至2L通过大孔树脂,先用水洗脱至样品流出量减少,再用95%乙醇洗脱,收集乙醇洗脱部分,回收溶剂,得浸膏。浸膏经硅胶柱色谱,氯仿-甲醇梯度洗脱,继以正相硅胶分配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 3 结果 3.1丹皮提取物降糖活性测定 造模后小鼠食量明显增加,鼠笼垫料易湿,说明小鼠出现了“三多一少”现象。造模后部分小鼠空腹血糖值FPGgt;11.1mmol/l,表明造模成功,采用糖尿病病理模型小鼠进行丹皮不同提取部位进行降糖活性评价,结果见表1。 3.2化合物结构确定 化合物1:白色粉末。13C-NMR(CD3OD)delta;:83.0(C-2),69.1(C-3),28.9(C-4),157.3(C-5),95.8(C-6),156.9(C-7),96.5(C-8),101.1(C-4a),157.4(C-8a),132.5(C-1rsquo;),115.6(C-2rsquo;),146.5(C-3rsquo;),146.5(C-4rsquo;),116.4(C-5rsquo;),120.3(C-6rsquo;)。13C NMR数据与文献[2]对照一致,鉴定化合物1为(+)-儿茶素。 化合物2:白色针状结晶(氯仿),与三氯化铁反应显蓝黑色。ESI-MS m/z:167[M+H]+,189[M+Na]+,205[M+K]+。与标准品TLC的Rf值及显色行为一致,故化合物2鉴定为丹皮酚。 化合物3:白色固体,ESI-MS m/z:209[M+K]+。1H-NMR(CD3OD)delta;:7.04(2H,s,H-2,6)。13C-NMR(CD3OD)delta;:121.9(C-1),110.3(C-2,6),146.4(C-3,5),139.6(C-4),170.4(CO)。与标准品TLC的Rf值及显色行为一致,故化合物3鉴定为没食子酸。 4 讨论 实验结果表明,丹皮不同溶媒提取物均具有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