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伤寒》论舌苔.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伤寒》论舌苔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从《伤寒》论舌苔 刘紫凝 李新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从《伤寒论》230条阐述正常舌苔形成原因乃“胃气和、三焦通畅”,故胃气失和、三焦气机不畅,则舌苔生变;对舌苔生变之治则,和胃气、畅三焦是也。 【关键词】《伤寒论》 舌苔 治则 【中图分类号】R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319-02 若论舌苔温病论之最详,但究其之源,仍源于《伤寒》,虽《伤寒》中言及舌苔者仅有四条原文,但已明其理也,其中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而汗出解也。”笔者认为此条乃是舌苔形成与治则的纲领性条文。 一者,舌苔的形成需胃气上蒸,胃气不和,舌苔即随之而变。章虚谷说:“无病之人常有微薄苔,如草根者,即是胃中之生气也”,若胃气衰弱则舌苔为之变薄甚至剥脱,李可[1]老中医曾治一全身浮肿患者,舌红如柿,无苔而干,舌中裂纹纵横,脉促细,而用大量红参、附子补其脾胃之气,诸症好转,其按曰:“凡舌面无苔而干,或中心剥蚀如地图,或舌红如柿,或见裂纹,各家皆主阴虚,但临床所见,不少气虚,阳虚甚至亡阳危证中,也见出现这样的舌象,……主以大量人参、附子益气温阳之药,在主症解除的同时,舌上亦生出薄白苔,而布满津液,裂纹亦愈合”。说明胃气是形成舌苔的根本。 若胃气未衰,而见胃气不和,则舌苔为之增厚,即为有邪,《舌肽统治》说:“舌为心之苗,其色当红,红而不娇艳,其质当泽,泽非光滑,其象当毛,毛而无芒刺,必得淡红上有黄白之苔气,才是无邪之舌”,引起胃气不和的原因有很多,如痰食、热郁、气滞、湿阻等,《伤寒》221条:“……若下之,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此胃中空虚,未有有形之邪,而见心中懊憹,乃典型的无形之郁热,导致胃气不和,而见舌上白苔,故用栀子豉汤即可消无形郁热而形成的舌苔。亦有有形之食滞于胃中,胃气上蒸有形之邪,而见舌苔厚腻者,如赵绍琴[2]曾治一11岁孩童,因食年糕、高粱饴等难以消化食物,遂即发病,高烧不退,且恶心、呕吐频作,腹痛,烦躁,舌红肥刺布满,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而用栀子豉汤合保和丸方而愈。 再者,上焦得通,津液得下,亦是舌苔正常的条件,若上焦不同,津液不得下,聚而成湿,舌苔即为之变化,“上焦得通”即是肺气通畅之意,肺主一身之气,以肺气开发宣泄,使湿邪布散,正所谓“气行则湿行”、“气化则湿化也”,且肺为水之上源,肺气不开则见小便不利,湿乃阴邪,水之类也,必沿三焦水道而行,所以湿邪易阻滞三焦,而见小便不畅。《伤寒》230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因小柴胡汤可畅三焦也,经方大师胡希恕[3]治一患者咳嗽,痰盛而喘,呼吸困难,腹胀,便溏,手足心热,苔白腻,脉弦数,与小柴胡汤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汤,药后濈然汗出,热退身凉,咳减喘已,腹胀已。 后世温病学家对湿热病的治疗,即是对此的发展,叶天士《温热论》[4]有“挟湿者,加芦根、滑石之流……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抟,势必孤矣,”肺主宣发肃降而通调水道,若小便利,水道通,即可助于肺气的宣发肃降,助???肺气的通畅,芦根、滑石之流即是如此。吴鞠通《温病条辨》[5]有:“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寒从背起,伏暑所致,名曰肺疟,杏仁汤主之”,舌白渴饮,咳嗽频仍即是肺气不畅,上焦不同也,方中主以杏仁清宣肺气,无使邪聚,佐以茯苓、滑石通调水道,使邪从小便而出也。当代京城名医赵绍琴[2]以擅用风药而闻名于世,其用栀子豉汤与升降散调节气机以治热郁,对湿与热结的治疗亦重视气机,正如其所说:“不论上焦湿温、中焦湿温、还是下焦湿温,其治法都应注意宣畅三焦气机,三焦通畅,则湿去有路,湿去则热不能独存”。 由此可见,舌苔正常的条件是胃气和,三焦畅;舌苔异常的治法即和胃气,畅三焦也。 参考文献 [1] 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58 [2] 赵绍琴.《赵绍琴内科心法与温病浅谈》[M].学院出版社,2010,5(1):143,297[3]冯世纶.《医方真传修订版》[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6(2):199 [4] 叶天士.《温热论》[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5] 吴鞠通.《温病条辨》[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