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磁共振影像与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磁共振影像与临床分析
徐志宾1 陈任政1 黄祖和1 梁纹菁2
(1.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阳江 529500;2.阳江市卫生学校 广东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的MRI检查与临床表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MRI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24例儿童患者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12例,灰质异位8例,脑裂畸形4例。其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相对较多,占50.0%,11例患者临床表现为癫痫与智能发育迟滞,占45.8%。结论 通过MRI检查及影像表现,可提供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诊断正确率。
【关键词】大脑皮层,发育障碍 磁共振影像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215-01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神经元高度集中的部位,大脑皮层发育主要在出生前后完成。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是由于神经元增殖、迁移、皮层形成过程中出现突变或异常导致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难治性癫痫和神经系统缺失症状。因此,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是一类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发育异常性疾病。目前,已知有很多种因素影响大脑皮层正常发育。随着磁共振影像(MR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临床诊断的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疾病越来越多。本文通过MRI技术对大脑皮层发育障碍的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其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患者24例,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个月~10岁,平均(2.5plusmn;1.5)岁。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智力发育障碍,发育迟缓,痫性发作、惊阙,多动或呆滞,情绪不稳容易冲动,精神痴呆,偏瘫等。
1.2检查方法 采用NOVUS1.5T超导磁共振成像系统,24例患者均行轴位T1WI(TR400~500ms/TE9~15ms)、T2WI(TR2000~3200ms/TE90~110ms);矢状位T1WI(TR400~500ms/TE9~15ms)常规MRI扫描。轴位扫描层厚8mm,间隔2mm,矩阵256times;192;矢状位扫描层厚5mm,间隔1mm,矩阵256times;192。部分病例扫描冠状位T1WI(TR400~500ms/TE9~15ms),轴位FLAIR扫描(TR8000ms,TE20ms,TI2000ms),扫描层厚8mm,间隔2mm,矩阵128times;128。扫描视野(FOV)均为240mmtimes;180mm。
2结果
24例儿童大脑皮层发育障碍患者中,经MRI显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12例(额叶发育不良5例,顶叶皮质发育不良6例,颈叶皮质发育不良1例),MRI主要显示为局部皮质增高,脑回形态异常,脑叶体积改变,皮质增厚、灰白质分界模糊以及局部白质萎缩;灰质异位患者8例(皮层下灰质异位5例,无脑回畸形3例),MRI主要显示为伴有其他发育障碍,存在皮质下白质异位,神经元无法正常移行,皮质下白质与灰质之间多出一细层白质;脑裂畸形患者4例,MRI主要显示为一侧或双侧大脑表面皮层开裂,开裂位于灰质部位,常伴有多小脑回组成。其中,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患者相对较多,占50.0%,11例临床表现为癫痫与智能发育迟滞,占45.8%。
3讨论
大脑皮层在发育过程,主要包括神经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分化、迁移和成熟等,在胎儿期或出生后的儿童在大脑皮层发育过程中,如果所参与的某个基因或蛋白等发生突变或异常,就会引起大脑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大脑皮层发育障碍,又称作大脑皮质发育不良、大脑皮层发育畸形等[1]。根据神经影像学特征,可分为: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增殖、分化或凋亡,主要包括头小畸形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和侧巨脑症;②神经元迁移,主要包括灰质异位和无脑回畸形;③皮层的组织异常,主要包括多小脑回和脑裂。本文研究的24例儿童患者,经MRI诊断与临床分析: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12例,主要由于皮质结构紊乱、破坏及神经细胞发育不良而形成。灰质异位8例,主要由于神经元在迁移过程中受到内外环境中有害因素损伤,干扰了相关蛋白质合成与代谢,引起畸变。脑裂畸形4例,由于部分脑组织不完全性发育,形成灰质裂隙。
大脑皮层发育障碍通过磁共振影像表现不同,在临床上的表现也多样化。主要由于脑功能发育病变的范围和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研究发现,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者多表现为癫痫、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精神发育障碍;灰质异位者表现为癫痫、精神痴呆、语言发育障碍;脑裂畸形者表现智力低下、运动发育迟缓、偏瘫等。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