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工艺美术史——商代的工艺美术
青铜方罍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罍[léi]:这是一件大型的盛酒器,整器自上而下装饰了六段花纹,以腹部为主干纹样,分三段:上段作鸟纹;中部为一锐牙裂口,形状猛烈的巨大兽面纹;下段也作兽面纹,唯形象与中部不同。全器纹饰以云雷纹为地,主干纹样粗壮突出,极有气势。器的每面中线及四角均出棱脊,使器物更为稳重庄严。 三、青铜器的装饰 1、商代的动物纹样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变形奇特的想象动物纹,最为流行,包括饕餮、夔、龙、凤;一类是现实性的动物纹,包括兽类的象、虎、犀、熊、鹿、牛、羊、猪、马、兔,鸟虫类的鸟、鸮、蝉、蚕、蛇、龟、蛙、鱼等。植物纹仅见四瓣花纹和变体花瓣纹。 (1)夔纹:独角小龙。近似龙纹,常见于商代铜器纹饰中。或以两夔相对形成一个饕餮纹,或仅作饕餮纹的附饰。通常只是侧面描写(盛行于商和西周前期)。 (2)★饕餮纹:又称兽面纹,是商周青铜器上常用的一种纹饰。采用抽象夸张的手法造成狰狞恐怖的视觉效果。饕餮纹都是以正面形式表现的,眼眶用凸线塑出,上面刻划凹线纹饰,其鼻子往往是器物的中轴线或棱角线为鼻梁。饕餮纹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重,气氛神秘,充满神话般的宗教色彩,给人一种威慑恐怖的感觉充分体现着奴隶社会的精神意义。 (3)龙纹:我国装饰纹样中应用最久的一种,最早见于青铜器。 它作巨首而有两角、身有鳞,而呈蟠曲状。是一种综合创造的装饰纹样。 (4)凤纹:一种吸取各种鸟禽特点组成的图案,应用很广。 (5)回纹:商代青铜器的装饰。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相结合的方法,构成单独纹样, 装饰在器物的主要部位,常以饕餮纹为主纹,回纹为地纹。 古学者称圆形的回纹为云纹,方形的回纹为雷纹,合称云雷纹。 (6)几何纹:方格纹、联珠纹、乳钉纹、弦纹等。 四、青铜器的艺术特点 1、图案纹样是以单独适合纹样为主。 2、图案纹样多采用对称的格式。 3、多采用主纹和地纹的结合。 4、装饰方法早期脱胎于陶器的拍印,后期则运用刻花的方法,后发展成三层花纹,称为“三叠法” 饕餮: 是传说中龙的第五子,是一种存在于传说、想象的神秘怪兽。古书《山海经》介绍其特点是: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在游戏、小说、漫画、影视作品中均有相关形象。 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作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后来就这样逐渐取代了原本吃人残忍的一面,成为了神兽。 饕餮纹 云纹 鸟纹夔纹 上海博物馆藏商代青铜羊首白乳雷纹罍上的羊首纹(上);广西西村县墓葬出土的汉代羊纹铜牌饰(下左);内蒙宁城县黑城古城址出土的羊纹瓦当纹样(下右) 安阳武官村出土的商代石磬上的虎纹(上);陕西扶风黄堆西周墓地出土的铜虎饰(中)西周青铜器四虎竱铣侧部的虎纹(下) 2、殷墟中期青铜司母戊方鼎耳部的虎纹 (右) 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钵上的猪纹(上);江苏邳县刘林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牙雕猪头纹(左下);上海博物馆藏商代青铜上的猪纹铭(右下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 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 亦称“双尾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体躯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行于商末周初 第三节 陶瓷工艺 商代陶器 商代工匠们制作的各种陶器,也是青铜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当时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陶器。炊器用夹砂陶制作,有鼎、鬲、罐等。食器和水器用泥质陶制作。 商代的陶瓷工艺分灰陶、白陶、釉陶和原始瓷器等多种。 灰陶占全部陶器出土的90%以上,轮制和模制较多,以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 白陶为商代陶器工艺珍品,高岭土制成,商代以后,不再出现这种产品。 釉陶和原始瓷器为瓷器的萌芽,数量较少,品质也有缺陷。 这一时期的陶瓷工艺,在装饰手法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pdf VIP
- 10kV变压器及高低压柜安装施工方案 - 电气安装工程.docx VIP
- 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 练习题.doc VIP
- GST-QKP04型气体灭火控制器检验报告.pdf VIP
- 专题13 看图写话-2022-2023学年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假专项提升(部编).docx VIP
- 北京某养老院居室空间使用调查研究.pdf VIP
- 2023-2024年中国付费自习室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docx VIP
- 2025年九年级数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四边形中的十字架模型与相似三角形综合问题.docx VIP
- 廉洁文化进校园,廉洁在我心.ppt VIP
- 避免潜在的风险.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