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强直性脊柱炎112例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doc

论文:强直性脊柱炎112例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文:强直性脊柱炎112例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

论文:强直性脊柱炎112例辨证施护及健康宣教 中图分类号:r59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24-0050-0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指一种原因尚不明确的、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活动障碍,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心血管、肾等多个器官的损害。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们对112例as患者实施辨证护理,并给予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12例,男78例,女34例;年龄15~48岁,平均25.3岁;病程1~20年,平均4.7年;hla-b27(+)者103例。本组患者临床缓解53例(47.32%),显效40例(35.71%),有效17例(15.18%),无效2例(1.79%),总显效率83.03%,总有效率98.21%。 2 辨证施护 2.1 肾虚寒湿型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痛连项背,痛有定处,重着不移,遇寒加重,晨起痛重,肌肤麻木不仁,手足沉重,腰膝酸软,背寒脊凉,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本型患者26例, 20例有腰骶部疼痛评分5分以上疼痛,15例有4~6 h晨僵。住院期间室内宜温暖干燥,通风露阳,阴雨天应采取防潮措施。同时,还应避免因身体沉重,活动过少导致的气血不畅、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因此,应鼓励患者多活动,尤其在天气晴朗时多参加户外运动。可选用甘草进行隔物灸法以缓急止痛;饮食以薏仁粥健脾、燥湿、利湿。嘱患者院外出现类似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引起关节进一步破坏。 2.2 寒热错杂型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痛处固定不移,晨起痛重,遇寒痛甚,得热痛减,活动受限,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心烦失眠,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弦数。本型患者22例,占19.64%。17例有腰骶部疼痛评分5分以上疼痛,14例有4~6 h晨僵,10例合并下肢关节肿胀和肌附着点炎。应加强心理护理,保持口腔和皮肤的清洁卫生及居室清洁。鼓励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正确有效、适度的机体功能锻炼,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关节的活动功能,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而致肌肉萎缩[1]。中药熏蒸对减轻疼痛和晨僵非常有利。 2.3 湿热毒瘀型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晨起较重,甚或剧痛难忍,遇热痛甚,得凉痛缓,局部皮肤灼热红肿,每伴有发热和高热,汗出恶风,口渴烦闷,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本型可因风湿热邪直接侵袭人体,也可为寒湿之邪郁久化热所致。本型白细胞计数偏高或淋巴细胞偏高,符合as感染改变。舌脉有湿热之象。本型患者20例,18例有腰骶部和大关节疼痛评分6分以上疼痛,15例有低热,14例有巩膜睫状体炎等急性期反应。此型患者宜清热除湿、祛风通络。室温宜凉爽,若汗出较多,应给予及时擦浴,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关节肿胀疼痛严重者,局部冷敷可减轻症状。饮食宜清热疏利,以金银花、桑枝带茶饮达疏风清热通络,忌辛辣刺激,中药也应凉服,并尽量减少活动。 2.4 痰血瘀阻型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夜间痛苦,刺痛不移,脊柱强直变形,弯腰弓背,活动不利,病程持久,缠绵难愈,舌质暗淡或有瘀斑,脉弦细或沉涩。本型患者20例全有疼痛评分6分以上疼痛和5~8 h晨僵,12例合并下肢关节肿胀和肌附着点炎。做好心理疏导,树立患者治疗信心。住院期间置患者于湿度相对较低、室温相对较高的病室;疾病活动期,以控制炎症,减轻疼痛,预防关节畸形为主,腰骶部和关节疼痛部位中药熏蒸对减轻疼痛和晨僵效果良好。加用药物热烫、隔物灸法、tdp局部照射等传统护理技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 2.5 肝肾气血不足型 主要表现为腰骶部疼痛,绵绵不休,喜揉喜按,或无明显疼痛,脊柱强硬不舒, 腰膝酸软,乏力心悸,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淡脉弱或舌红少苔脉细数。本型患者24例,13例有腰骶部和大关节疼痛评分4~7分疼痛,9例有2~5 h晨僵。此类患者多数病程长、服药时间久,除对症护理外,主要是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该病特点。辩证的中药熏蒸和按摩、隔物灸法、tdp局部照射等传统护理技术,可缓解患者症状。护理上应协助其生活起居,置关节于功能位;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为主。 3 健康宣教 3.1 畅情志 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使患者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治疗及预后有所了解,能保持乐观心态,正确对待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3.2 功能锻炼 应主要针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运动:维持胸廓的活动度;保持脊柱的灵活性;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防止或减轻肢体因废用而致肌肉萎缩。床上可以做伸展运动、膝胸运动、猫背运动、腹部运动、转体运动、转颈运动和扩胸运动。散步、游泳、太极拳、气功等,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另外应指导患者认识正确行为的重要性,如为维持脊柱的功能位,患者应仰卧睡硬板床,枕头的高度以能保持颈椎的正常前弓度而又不至增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