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陕西教育现状及中华文化教育理念 台湾教育文化交流发言
陕西教育现状及中华文化教育理念 国家宋庆龄基金会校长培训项目主讲教师 国家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主讲教师 陕西省讲师团成员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文化教育资源得天独厚 110多万年前蓝田猿人;7000年以前半坡文化(仰韶文化;母系社会);周、秦、汉、唐,先后有13个王朝在陕西建都,历时1200余年,此地格外受到人类文明的垂青,建立起规模庞大而完整的中华文明体系(其它古都都是断代史,只有这里是连续的文化史。) 陕西的文化教育,数千年不断与异域文化竞争、融合,但从未被外族侵略与掠夺过,历史遗迹和文物古籍完整保留。这里沉淀的文化精华,为世界文明留下宝贵而又丰富的遗存。陕西出土文物年代之久远,数量之众多绝无仅有(迄今为止出土已达200多万件,无论规模还是等级,均为中国之最。) ——考古界有掘地三尺可得宝、地上一个城,地下几个城之说。 旅游界有三句名言—— 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 要看十年的中国,去深圳;要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要看千年的中国,去北京;要看5000年的中国,只能去西安。 没到过西安,等于没去过中国,没看过兵马俑,等于没去过西安。 远古的呼唤—— 相传女娲造人在此,有“骊山老母庙”为证。 张明敏:《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 一把黄土塑成千万个你我,动脉是长城,静脉是黄河。五千年的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提醒你,提醒我,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再大的风雨我们都见过,再苦的逆境我们同熬过,就是民族的气节,就是泱泱的气节,从来没变过。手牵手,什么也别说,哪怕沉默都是歌,因为我们拥有个名字叫中国。 华人为什么没有原罪? “炎黄子孙”从这里诞生—— 上古时代,炎帝和黄帝部落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 他们之间虽然发生过冲突甚至战争,但后来一起组成部落联盟,相处得很好,黄帝成了联盟领袖。中华民族历史从此开始。每年清明节都有成千上万海内外华人来“黄陵”祭祖观光。 陕西人的“文化认知”远远超越“政治认知”,更信奉“血浓于水”。我相信:只要保留同文同种的文化血脉,无论矛盾多大,冲突多严重,台湾和大陆,终会留下华夏一统的历史轨迹(数千年分分合合的事情太多了,50年政治阻隔和5000年文化厚重相比,是何等的不值一提!) 汉字起源在这里—— 仓颉是陕西人,在这里研究“龟背花纹图案”、“天上星宿排列”、“地上山川脉络”、“草木器具形状”、“鸟兽虫鱼痕迹”造出汉字的符号系统,是他把这种符号叫作“字”。于是我们就有了独特的文字。 丝绸之路的起点与开拓者 丝绸之路,人类历史上最宏伟的亚欧大陆桥从这里出发,从西安一直延伸到欧洲罗马。 是陕西人张骞开拓出来的。 走在这条路上的文化名人:张骞、班超、玄奘都是陕西文化巨擎。 周秦汉唐毋庸赘述 大家耳熟能详历史名人:周文王、周武王、秦始皇、刘邦、项羽、李世民、唐明皇、曹操、刘备、司马迁、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柳宗元、韩愈、颜真卿、柳公权、张载、李二曲、于右任等,都出生和长期生活在这里。 历史典故、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风流韵事,那绝对俯拾皆是,不计其数。 中华文化从这里走向开放—— 秦启用商鞅(魏国)变法; 汉代丝绸之路打开中国向西方开放的大门; 汉代、唐代把佛教、基督教引入中国(现存实物《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大秦”指东罗马,“景教”就是基督教,此碑记载着东罗马一位名为阿罗本的教士,带着《圣经》来唐都长安,晋见唐太宗的过程。) ——陕西学者的基本共识是:只有敢于开放和竞争的文化才有生命力。如果说在其它地方是口号和观念,而在陕西,它是一种体验、经验和信念。中亚有“陕西村”,台湾彰化也有陕西村,能说陕西人保守、封闭吗!陕西人更相信开放能够带来盛世和富强。而封闭、保守往往与专制、腐败和衰落相伴(明清两代很典型。中国两个30年。亚洲“四小龙”。) 陕西教育与文化现状 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普通高校76所, 军校2所, 独立学院12所,民办高校17所。在校大学生超百万,研究生十几万,西安市是全国第三大教育基地。是中国重点高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西安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本科以上教育,人均受教育水平全国领先。) 西安科技实力全国综合排名,始终在三、四、六位(北京人口1020万,上海人口1230万,西安市人口450万,排在第9位。)科技论文数量与质量在全国排名始终在前六位。航空、航天、航海、卫星、核能等,几乎都以陕西为研发中心(戏说:南郊倒一堵墙,压死10个人,最少7个是高科技人才!) 华人圈的陕派学者,几乎都处于无法超越的领先地位(如文学界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长安画派石鲁、刘文西、王西京;影视界张艺谋、吴天明;音乐界赵季平、程大兆;影视作品也有以陕西人和陕西话为傲的趋势。) 重视教育 世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