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神经症(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神经症(改)

案例 赵某,34岁,男,硕士。几个月前在报纸上看到了关于玻璃突然碎裂划伤行人的报道,从此以后就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心,害怕自己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每当他看到玻璃时,就会难以控制地想着玻璃会不会突然碎裂。尽管他本人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但就是会去想。最要命的时,他本人的办公桌旁就是窗户,他每天上班就是在与自己脑中关于玻璃碎裂的想法做斗争,根本无法安心工作。因此前来求助。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检查 多为减轻强迫怀疑引起的焦虑而采取的措施。常表现为反复检查门窗、煤气是否关好,电插头是否拔掉,帐目是否搞错等,严重者检查数十遍还不放心。 强迫洗涤 多源于怕受污染这一强迫观念而表现反复洗手、洗衣物、消毒家具等。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自知没有必要,但控制不住。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性仪式动作 通常是为了对抗某种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如一位学生开始出现强迫观念时便摇头对抗,果然有效,但好景不长,摇头不能抵抗强迫观念,于是就增加一项手拍桌子的动作,此法开始有效,但效力逐渐下降,于是病人又增加一项跺脚的动作以加强对抗作用。久而久之,病人即发展了一套复杂的仪式化程序:先摇几下头,接着拍几下桌子,然后跺脚……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询问 强迫症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为了消除疑虑或穷思竭虑给自己带来的焦虑,常反复询问他人(尤其是家人),以获得解释与保证。 强迫缓慢 临床少见。这些病人可能否认有任何强迫观念,缓慢的动机是努力使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非常完美。由于以完美、精确、对称为目标,所以常常失败,因而增加时间。 强迫行为的形成 担心“万一”,引起不良后果 通过行为缓解担心 难以完全放心 不断重复 强迫行为特点 持续的、不能控制的要进行某些行为(仪式动作)的强制冲动或愿望,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通过进行特定的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 仪式动作通常与强迫思维有关,如患者认为“我的手是脏的”,由此激发起反复洗手。或反复想象自己的房子可能会烧成灰烬,因此激发起对电器或煤气用具的反复检查。 大部分常见强迫仪式动作是清洗或检查,其他仪式动作包括对事物的计数,排列,或做事有特定的和刻板的次序。 强迫行为特点 仪式动作是为了缓解焦虑或不安,但这种焦虑的减轻通常是短暂的。除非仪式动作进行得很完美,否则患者会认为有必要重复这种仪式许多次。 总要做一定的动作,以此象征着吉凶祸福,如进门时先进两步,再退一步,表示他父亲的病就能逢凶化吉。 强迫行为特点 许多患者有一种以上强迫思维和有关的仪式动作,一天中很多时间都会被这些仪式动作所占据。 另外会导致对一些事物或情境的回避(如污物,离开家以避免锁门),从而对生活造成了影响。 症状对患者、家庭、朋友和同事是支配的,无益的和烦扰的。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的共同特点 ①症状反复,持续出现,患者完全能够觉察 ②症状具有“属我”性,即非外力所致,但又“非我所愿” ③症状往往令自己内心焦虑,痛苦 ④患者明知症状表现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必要或无意义,但难以摆脱 ⑤患者往往采取相应的对抗性行为 CCMD3诊断标准 1.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 1项: 1)以强迫思想为主,包括强迫观念、回忆或表象等 2)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包括反复洗涤、核对、检查等 3)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影响 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以感到不快, 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时间最少3个月 或者每天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 或者明显干扰个体日常社会功能或人际关系。 CCMD3诊断标准 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排除标准 ①排除其它精神障碍继发的强迫症状; ②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尤其是基底节病变所继发的强迫症状。 强迫症—病例1 患者,男性,42岁,因担心被传染性病尤其是爱滋病,反复不断清洗,每次长达2-3小时。明知不必要,但不放心,经常需要医生和家人的保证。而症状日趋加重。患者原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不得不放弃工作。该患者自小家教很严,尤其父亲很少和他们几个孩子亲热,几乎不近人情。患者曾结过两次婚,前妻因为有外遇,患者无法接受而分手。 强迫症——鉴别诊断 典型的强迫症患者诊断不难。但有些慢性病例,在试图摆脱强迫症状失败之后,易形成适应病态体验的行为方式,此时求治要求不一定迫切。 临床上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精神分裂症 恐惧症和焦虑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强迫症——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可出现强迫症状,但往往不为强迫症状苦恼,无主动克制或摆脱的愿望,无治疗要求,且症状内容多荒谬离奇,对症状无自知力。 最主要的特点:分裂症患者还具有精神分裂症的阴性或阳性症状。 少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