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拓展范围 王绾.docVIP

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拓展范围 王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拓展范围 王绾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如何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拓展范围 王绾 王 绾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黑山镇九年制学校 726008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注意跨领域地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好的拓展点也许是这节课的生命线。但是,如何拓展才是合理、高效的呢? 从途径而言,我总结出以下两种:把课外资源引入课堂;把课堂学习引向课外。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显示教师功力;后者可以让学生加深课内所学,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鉴于此,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处理好拓展角度、数量和落点等问题。 一、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这样的拓展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悟教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当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文本内涵的理解存在差距时,教师应不遗余力,为突破难点而拓展。 《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无私、伟大、让人震撼的母亲形象。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这是怎样的一种母爱啊!母亲不顾一切地扑过来,跪倒在儿子跟前,紧紧抓住儿子双手,苦苦央求儿子所说的那番话,以及那一连串的动作,究竟体现母亲怎样的情怀?如此深刻、厚重的母爱,学生因缺少亲身体验而难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要读懂母亲的不顾一切,深刻感受母亲那颗颤抖的、滴血的心,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窦桂梅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这句话后,出示了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有关片断: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惟一的儿子;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 这段生动、鲜活、感人的文字材料给学生提供了理解课文的支撑点,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感悟。当学生理解了这份厚重的母爱后再朗读课文,自然声情并茂。 二、为充实留白而拓展 文字是一种符号,而文字背后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和情感。有时,作者因为特殊需要而含蓄表达甚至留白。如果在留白处进行拓展,既开拓了视野,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也有助于感情的升华,情感的迭起。 《圆明园的毁灭》介绍了这场浩劫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圆明园被毁前后的那段真实历史是文本的空白。王裕舟老师执教这课时,课尾和学生一起看纪录片,并出示了吕厚龙《告别圆明园》、樊美平《透过圆明园的硝烟》等文,再现当时的有关片断—“当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无奈,只好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焚毁圆明园的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北京居民观者如市……”此时,学生再读“圆明园”这三个字时不仅仅是自豪,还有的是愤怒,它成了“压在学生心中的一块石头”、“永远抹不掉的耻辱”、“中国人民的警示牌”……由此教师引领学生沿着更多的视角,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 三、为品味语言而拓展 语文课,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品味语言,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事,有时课后的拓展更能促使学生涵咏良久,达到余音绕梁之意韵。 我校一位老师在执教《林冲棒打洪教头》这课时,通过和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着意体会“林冲”与“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教学最后,他请学生写一写:柴进上前,笑着对林冲说:“……。” 众庄客望着洪教头远去的背影,纷纷议论道:“……。” 为了写好,学生要再次与课文“会晤”,去把握人物的特点。不知不觉中,自己的理解在进一步品味关键语言时得以提炼、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为发展能力而拓展 “语文素养”包含丰富,除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之外,“听说读写”的能力显得越发重要。其实在《林冲棒打洪教头》、《半截蜡烛》这两课的拓展中,既注重了语言的感悟,又落实了能力训练。 《赶海》一课,妙“趣”横生,笔者没有让学生止于体会赶海之趣,而是试着又往前走了两步:仿照课文的写法,说说自己在海边的趣事,继而再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其他趣事。这样“说”和“写”的拓展,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五、为人文熏陶而拓展 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应有强烈的人文意识,不仅要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更要将人文熏陶延伸至课外。 《雪儿》是一篇很优美的课??,文中流露出人与小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在教学快要结束的时候,笔者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