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内镜下治疗胃石症16例的临床分析.docVIP

小儿内镜下治疗胃石症16例的临床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内镜下治疗胃石症16例的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儿内镜下治疗胃石症16例的临床分析 李宝丽 杨建 陈峻 马丽萍   (昆明市儿童医院消化内镜室 云南昆明 650032)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胃石症在电子内镜直视下的治疗方法、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 16 例胃石症患儿在内镜下成功碎石。其中:4 例并发消化性溃疡,12 例并发胃粘膜糜烂。术后口服一周抑酸剂及黏膜保护剂治疗。结果 碎石成功率为100%。术后 1 周复查内镜,无胃石残留。16 例患儿均未出现肠梗阻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内镜下机械性碎石并联合药物是治疗小儿胃石症的最佳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并且经济可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小儿 内镜 碎石 胃石症 治疗   【中图分类号】R5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2-0221-01   2004年1月至2013年5月我科对16例小儿胃石症行内镜直视下机械碎石及联用碳酸氢钠等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方法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16例患儿: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5~6.5岁。16例患儿均有进食柿子、黑枣或山楂的进食史,发病时间为5天~2月。临床表现:上腹不适、腹痛、进食后恶心、呕吐、哭闹、烦躁不安、纳差等症状。1例出现呕血,4例出现黑便,11例上腹部可触及包块。16例患儿均行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内镜下见胃石为黑褐色或棕色,多为椭圆形或圆形,表面较光滑。多发结石2~3块的有12例,大小在2.0~3.0cm,单发结石4例,其中最大的约4.0cmtimes;6.0cm。胃石因长期机械性摩擦和压迫,可损伤胃粘膜,本组患儿并发胃溃疡4例,均为多发、活动期溃疡。胃粘膜糜烂12例。   1.2 治疗方法   16例患儿诊断明确后全部于内镜下直视行机械性碎石,主要器械为圈套器、锷口钳等。常规进镜找到结石后,观察胃石的形态,调整胃石的位置,以在胃大弯侧为佳,因此处空间大,操作方便[1]。用圈套器、锷口钳反复多次将结石逐一勒断成碎块,再用锷口钳反复多次钳夹结石,逐渐捣成体积较小的碎块后,注入5%碳酸氢钠20ml退出胃镜。术后患儿口服一周5%碳酸氢钠每天3次,每次10ml,联合口服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一周,促进溃疡及糜烂愈合。进食清淡、易消化的碱性食物。   2 结果   16例患儿于术后1周复查胃镜,:食道、胃体、胃底、十二指肠降球部粘膜正常,未见胃石残留。也未发生肠梗阻。术中胃黏膜因轻微机械性损伤有少量渗血,胃粘膜糜烂及溃疡均愈合。患儿腹痛、包块、恶心、呕心、纳差、哎血、黑便等症状明显改善。   3 讨论   胃石按其成分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胃石和毛发性胃石,我省以前者多见,常见于秋冬季节。本组患儿生活于云南边远山区,当地盛产柿子、黑枣、山楂等水果,儿童喜吃。术前均有空腹进食柿子、黑枣或山楂等史,此类植物富含收敛性强的鞣酸、果胶、矢布醇等,尤其是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高,在胃酸的作用下,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内与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黏合在一起形成胃石[2]。形成胶体状巨大团块的植物性胃石球。既不能消化从幽门排除,也不能吐出,长期滞留胃内临床上也称为胃柿石。患儿常伴有:腹胀、上腹隐痛不适、进食后恶心、呕吐、哭闹、烦躁不安、纳差等症状,有的可出现呕血或解黑大便等并发症。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能够及时发现消化系统空腔器官黏膜的病变、胃石、胃内异物。胃石我们在电子胃镜直视下利用圈套器、锷口钳等器械采用勒、切、钳夹等方法进行机械性碎石,同时注入5%碳酸氢钠20ml,使胃石迅速松软,利于术中碎石。因胃石大多数是进食酸性、富含纤维素食物后形成,碳酸氢钠是碱性药物,注入5%碳酸氢钠溶液可所产生大量的水和CO2,对胃石产生较高的膨胀力与冲击力,迅速松解胃石,能有效缩短取石时间[3]。术后口服碳酸氢钠、抑酸剂和胃粘膜保护剂,降低胃内pH值,除了避免胃石再形成,促进胃溃疡及胃糜烂的愈合,胃石取出后溃疡愈合迅速,一般不复发[4]。迅速缓解不适症状。目前内镜下治疗小儿胃石症已取得了满意效果。免去以往采取手术治疗的痛苦:手术取石创伤大、费用高,患者很难接受。本组患者全部碎石成功,未出现肠梗阻等并发症。因此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认为胃镜下治疗植物性胃石的方法是最安全有效[5]。内镜下机械性碎石并联合药物是治疗小儿胃石症及其并发症最佳方法,并且经济可行,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于冰,星火,吕小平,姜海行,韦荣芬.内镜下机械碎石并碳酸氢钠、抑酸治疗胃石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