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公共政策-成功大学数位学习平台
一、環境問題特質 環境問題有以下特性(ref. Carter, 2001,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 pp. 162-8 ): 環境資源本質上是一種公共財(又可區分為common pool及common sink兩種) 環境問題超越地理與主權的界限,區域及全球治理相對重要,全球與地域關係重新界定(Lee Stokes, 2009: 6) 環境問題複雜(主觀性、人為性、動態性、互依性)與(解決方案)不確定,屬於典型「結構不良」 環境問題不可逆轉,政策錯誤的代價更高 環境問題時空錯差,效果長期但受短期利益需求決定,空間受到「鄰避情結」拘束因此選擇地點受限 環保權責機關多元,但環境主管機關通常權力位階不高 環境政策以管制工具為主,經濟工具(誘因機制)、資訊工具(勸導學習)為輔 Common Pool and Common Sink common-pool是「共同享有」,特性是資源太多,以致於排除潛在享有利益者的成本可能相對太高,如森林、海洋 common-pool的資源可以被個別分配(森林與海洋中的樹木、魚),所以不是純粹公共財,政策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消耗不要超過保存,政府的角色主要是扮演一個適當的權威分配者 common-sink是「共同承擔」,屬於純粹公共財,具備典型non-excludable及non-rivalry consumption的特性,如新鮮空氣、環境綠化 common-sink資源無法切割,政策面臨的問題是適度控制污染以及強制污染者付出合理代價 鄰避情結 Not In My BackYard (NIMBY)是環境問題經常出現一種「以鄰為壑」的心態,常造成政策選擇的空間限制 Vittes et al.: 拒絕有害於生存權與環境權的公共設施之態度;強調以環境價值作為是否興建公共設施的標準;重點是情緒性的反應,無法說理。 Hunter Leyden: 一種自利的、意識型態的、或政治的一種傾向。 李永展:一種「個人或社區反對某種設施或土地使用所表現出來的態度」,具有四項特質:負外部性、漣漪效應(trickle down)、高風險性、以及專家與常識價值衝突。 形成NIMBY的原因:成本利益高度集中化、高度群眾動員性、高度不確定性、高度資訊不均衡性(以上引自湯京平,2005)。 NIMBY的解決 針對「鄰避效應」,有學者指出可以下述幾種方式解決:政府或企業介入,主要透過補償金的方式;自願性政策對話(包括區域治理、社區參與);政治對話的強化(動態協商、民主對話)(湯京平2003 : 361-2)。 有些經驗顯示,以下是可以促成「迎臂效應」的方式:掌握資訊通路與地方政治勢力,來營造有利地方的議價環境,並克服環境衝突高抗爭動員能力及高度不確定性,所導致協商的困境;提出多個腹案在各地造勢,一方面不引起抗爭,一方面助長聲勢;另外,化解不同參與者的訴求,對各種不同團體各個擊破(丘昌泰,2004)。 二、地方環境治理 治理與地方環境治理 (1)界定地方治理 從結構上來看,(地方)治理指的是一種公私行為者所形成的一種互動關係或機制; 以過程來看, (地方)治理是一種管理策略。 界定治理:「公私行為者共同參與的解決社會問題或創造社會機會的機制」。 界定地方環境治理:「在一定地域內包括公私行為者共同參與解決環境問題的機制,在這個機制內透過控制及合作等主要的互動模式,降低了形成環境集體決策的困難」。以問題解決的過程而言,地方環境治理又相當於把環境問題的外部性一定程度的「內部化」(internalize the externality)。 (2).地方環境治理與公共參與 A. 公民社會參與形式與必要性 環境治理並不僅是政府機構的單純決策行為,還包含許多公民參與的機制。 公民的參與除了符合民主形式原則之外,同時也可以針對公民實際需求所產生的環境問題,提出適時的回應與解決的方案。 地方環保主義(local environmentalism)強調地方政府、社區乃至個人在保護環境與生態的角色,主張中央政府將資源與權限下放至地方政府與社區組織,並透過如市場機制誘因般的制度設計,讓地方人士自發的對環境採取友善態度。 環保團體透過議題網絡(issue network) 參與政策過程,某些涉入較深的核心成員,得以透過此網絡,積極尋求其他成員的支持與結盟,共同支持某些政策方案,形成倡議聯盟(advocacy coalition),佔有一定制度位置。 B. 公部門角色轉換 政策過程趨於分權化、水平化 地方官員政策執行動機(趨於保守?)、訴求標的(偏於物質?)、相對考量(政治經濟利益)、社會情境(人情網路)面臨調整 透過長期互動,增加信任(entrust)及累積正當性(legitimacy accumulation)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1页-【低空经济】低空无人机公共测试场与验证基地设计方案.pdf
- 理想 RISO 9050 7050 3050 7010 3010 闪彩印王中文技术维修手册 后面可以参考理想闪彩印王 EX7200 EX9050 EX9000 EX7250 系列中文维修手册 .pdf VIP
- 生物酶解技术.pptx VIP
- “素养导向”初中物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及案例.docx VIP
-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衣服巧收纳》公开课课件.pptx VIP
- 公司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工作规范.doc VIP
- 教学进度计划表.pdf VIP
- 直肠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ppt
- 软件工程项目造价技术规范.pdf VIP
- 2025年左玉辉-环境学.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