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船工号子”的来源与美学探析.pdfVIP

“乌江船工号子”的来源与美学探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2卷 第2期 铜 仁 学 院 学 报 2010年 3月 JournalofTongrenUniversity “乌江船工号子的来源与美学探析 罗中玺 (铜仁学院 初等教育系,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乌江船工号子是乌江各民族说唱音乐艺术中最古老的形式之一,它以质朴真挚的感情,独特的表 现技巧,丰富的创作手法,在乌江民族民间文学和艺术百花园中独放异彩,有着丰富的美学蕴涵。 关键词: 乌江号子; 来源; 艺术美; 形式美; 语言美; 音乐美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2010)02.0016.04 乌江,唐之前称为延江,得名于原始土著居民 “蜒”族, 给你们领唱,你们给我随声附和。由于管伸所唱的歌正好适 唐以后称为 “巴涪水”、 “涪陵江”,与巴国和涪陵郡的政 宜于行路,役人们走得很快,而且不知疲劳,所以很快到达 区设置有关,直到明代更名为乌江。乌江发源于贵州乌蒙山, 了齐国。这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有歌和较早的具体记载。 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从云贵高原到渝东山地,在涪 艺术起源于远古的劳动,而远古时期的号子则较好地反 陵入长江,1018公里的水路大都在悬崖峭壁中流泻。从景观 映了这一起源。在 《淮南子》中有这么一段文字:“今夫举大 特征看,沿岸的奇峰异谷把江水染成墨绿,“乌江”之名倒也 木者,前呼 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I这 十分贴切。唐代诗人孟郊赞美道:“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 段文字为我们勾画了一幅在原始时代,先民们一边搬运着木 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山水千万绕,中有君子行。”l【 材、~边喊着号子的劳动场面 !之后,凡是属于集体的重力 在陆路不通的古代社会里,乌江是贵州通往外界的重要 之活,必唱 “劝力之歌”,即劳动中的号子。在群体劳动过程 水路,是古老的商道、盐道,也是传递大山与外界文化信息 中,号子对于人们动作之问的协调、节奏的统一、情绪的调 的渠道,在贵州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 动与放松以及提高劳动效率方面无疑起到了任何力量都不可 文化战略地位,故有 “水上丝绸之路”之称。乌江船工号子, 替代的作用。随着人类语言的进一步丰富,音域的进一步宽 便是乌江两岸数百万土家、苗、仡佬、汉等各民族祖祖辈辈 广,特别是随着文字的出现,号子逐渐地从原来的几个简单 与乌江打交道,同险滩、暗礁、恶浪、刀崖剑壁的生死搏斗 音节逐渐发展成能够充分表达劳动者思想情感的民歌了。这 中形成的,是生命的呼喊,战斗的号角。 个时候的号子就不仅仅是单纯的 “劝力之歌”,而是一种带有 创造性的民间音乐、民问文化现象了。 一 、 乌江船工号子的来源 从全国各地来看,著名的船工号子有黄河船号 (主要是 船工号子,作为中国水系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 中下游河南境内)、渤海湾船号、乌苏里江船号、长江船号 久,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并且与齐国的宰相管仲 (上游四川境内,中游各支流乌、湘、资、沅、澧、酉以及 有关。作为一代盐宗,管仲所创立的盐法,曾使齐桓公 “九 洞庭湖上的各种船工号子)、黄海沿岸的船号等。 合诸侯,一匡天下” J。除了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天赋外,管 作为中华船工号子的构成部分,乌江船工号子风格绚丽 仲还精通音乐,相传曾著有 《管子》一书。据 《吕氏春秋》 多彩,它贯穿于整个乌江航线,尤以沿河乌江山峡一带最为 载:“管子得于鲁,鲁束缚而槛之,使役人载而送之齐。皆讴 典型。这里山重水复,奇峰对峙,清流幽回,岩壑幽深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