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渡舟教授运用经方验案举隅.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刘渡舟教授运用经方验案举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刘渡舟教授运用经方验案举隅 张瑛 郭乃榕梨树县中医院 (吉林 梨树136500)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5-0094-01 刘渡舟教授是著名的《伤寒论》专家,他擅用经方,治顽疾,起沉疴,笔者有幸随师临床,现择案三则,以飨同道。 奔豚气案   李某某,男,60岁,自述每因生气或精神紧张而发,自觉有一股气从脐下或左或右往上冲逆,至心胸则悸动烦乱不安,胸满憋心,呼吸不畅,打开房门窗,脱掉所有上衣,亦不能解。甚者满头大汗,有濒于死亡感,移时好转。病痛已半年之久。中西医多方求治未愈,慕名找刘老师诊治,细心询问病史,症状,又知患者小便短小,有排不尽感。舌质淡、苔水滑、脉沉弦无力。属于心脾阳虚,水寒之气上冲之奔豚证,治宜利水降冲。老师书苓桂枣甘汤原方。茯苓25ɡ、桂枝15ɡ、大枣15枚,炙甘草10ɡ、3剂,嘱“甘澜水”煎药,服后,小便通利,奔豚气止,顽疾愈,随访半年未发。   经方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所经过的部位,必然使正常的气机运行闭塞,而出现憋闷胀满心悸,汗出等证。《伤寒论》指出:“气从少腹上冲心者,……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可见桂枝加桂汤是治疗奔豚病的有效方剂,更加桂取桂枝强心通阳,开结气,降冲气,治奔豚气最合拍。为何老师用了“……脐下悸者,欲做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的苓桂枣甘汤呢?老师笑答:仲景之文一定要读懂、读透,掌握病机关键所在。此患者心脾阳虚,下焦水寒之气妄动,气水相捕,小便不利而脐下悸动,上冲。重用茯苓30ɡ、桂枝15ɡ超过其他方剂,利水祛邪之力大又恐津伤,用大枣15枚补脾胃、生津液寓防于治。从临床上看,很有实际意义。 临床欲作或已作奔豚,都可以用苓桂枣甘汤治疗,根据临床观察,苓桂枣甘汤证除有脐下悸或上冲外,还应有小便不利,舌苔水滑等。   遗精案   王某某,男26岁。自述结婚半年后离婚,心情抑郁,心烦,睡眠不好,多梦易醒,两个月后出现梦中遗精,未介意,渐加???,半年后,患者几乎每夜均有遗精,屡治无效,形体疲惫不堪。渐发展为无梦而遗,舌苔淡嫩不泽,脉缓无力。辩为心肾阴阳不交而精关驰废,治宜调和阴阳,交通心肾。方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12ɡ、白芍12ɡ、生姜10ɡ、大枣12枚,炙甘草6ɡ,龙骨(先煎)30ɡ,牡蛎(先煎)30ɡ,连服5剂后,滑精止,饮食增,精神振,从此调制而愈。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夫失精家,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所谓失精家,是指长期遗精、滑精之人。失精家的病机关键在于心肾阴阳上下不交。桂枝汤能营卫,调脾胃,而调和阴阳,加龙骨、牡蛎不仅能收敛神气,固摄精关,而且也能固护心肾和精气的作用。 气郁厥症案 张某某,男,36岁。患者手足厥冷,疼痛麻木,不堪其苦。厥冷时手足汗出,其汗出程度随厥冷之深浅而变。厥深则汗多,厥浅则汗少。曾服附子,干姜等回阳救逆而无效。视其人体格健壮,面颊丰腴,两目有神,决非虚人之象。诊其脉沉弦而有力,舌质红苔白。脉沉有力,主肝胆气机郁结。气郁阳结,疏泄不利,则阳气受阻不能达于四肢,所以四肢厥冷,亦非阳盛之热厥,乃是“阴阳不相接”之气郁厥症。用四逆散疏达气血以通阳气,使阴阳气血相互顺接则愈。   柴胡10ɡ、枳实10ɡ、白芍10ɡ、炙甘草10ɡ   服药一剂后,患者自觉有气自心下部往下行走,直抵少腹,腹中微微而动,顿感周身清爽,随之而手足转温,汗出减少,二剂后,四肢疼痛麻木有明显好转,但汗出仍不能止。上方中加桂枝6ɡ、牡蛎30ɡ,意在取桂枝配芍药以和营卫,牡蛎敛汗以和阴阳,又服二剂,则手足转温,汗已止其六七,患者自以为病愈而未来来复诊。   过4天后,病症复发,厥汗如初。为何药已奏效而不能持久?思之良久而认识到,郁结之阳虽然已通,但被郁火所伤之阴未能及时滋补。阴不足而不能制阳,则反被阳逼而为汗;汗出更伤其阴,阳无偶而则自郁而复厥。所以,郁阳之气宜疏,而弱阴又不可不救,乃用四逆散与六味地黄汤合用,重用熟地30克,又服六剂,厥回冷消,汗出已止。此后再未复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