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哚普利致迟发型痛性痉挛1例报告.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培哚普利致迟发型痛性痉挛1例报告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培哚普利致迟发型痛性痉挛1例报告 王志敬 周茂峰(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201318) 【摘要】 培哚普利常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痛性痉挛是其少见的不良反应。通过分析本病例痛性痉挛的特点,提高对培哚普利不良反应的识别能力。 【关键词】 培哚普利 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95-01 【Abstract】 Perindopril was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heart failure and algospasm was one of its rare adverse effect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case characteristics, we could improve our recognition on adverse effects of perindopril. 【Key Words】 Perindopril Adverse effect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2岁。因突发持续剧烈的胸痛15min于2011年2月9日14: 35急诊就诊。经胸部CT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夹层,紧急实施主动脉置换和主动脉瓣置换术。既往高血压病8年余,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波动在135~150/85~100mmHg之间。出院后口服华法林、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倍他乐克、洛伐他汀、呋塞米、地高辛,无头晕、头痛、心悸、气短症状。1个月前停用呋塞米、地高辛,继续口服华法林、氨氯地平、倍他乐克、洛伐他汀。 4月13日开始出现颈部肌肉阵发性抽动,伴轻微抽动样疼痛,每次持续数秒到数十秒钟,一般不超过1分钟,每日发作2~4次,能够耐受,未引起重视。此后疼痛逐渐由颈部扩展至胸背部,颈部与胸背部肌肉交替发生,无规律性,持续时间无明显变化,发作次数却增加至每日3~6次,疼痛变得难以忍受,于4月19日到医院就诊,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考虑培哚普利(天津施维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4mg/片,10片/盒)引起而随之停用,替换为坎地沙坦分散片口服,颈背部肌肉未再出现抽动性疼痛。 2. 讨论 痛性痉挛是指骨骼肌痉挛并伴有疼痛。本病人发生痛性痉挛,是自身疾病引起还是药物所致,需要认真鉴别。病人口服药物较多,包括华法林、培哚普利、氨氯地平、倍他乐克、洛伐他汀、呋塞米、地高辛。痛性痉挛发生时,呋塞米、地高辛早已停用,而华法林、氨氯地平、倍他乐克在临床上使用未见痛性痉挛的不良反应,可以排除这些药物引起的可能性。洛伐他汀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脂药物,肌病的不良反应并非少见,约5%左右,多发于高龄(尤其女性)、瘦弱、酗酒、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围术期、剂量过大,以及与贝特类、烟酸类、咪唑类、大环内酯类、地高辛、维拉帕米、蛋白酶抑制剂等药物联用时[1,2]。主要表现为肌痛和肌无力,严重时出现肌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甚至急性肾功能不全,但尚未发现痛性痉挛的表现。培哚普利属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咳嗽、体位性低血压、皮疹、胃肠道反应、肝损伤、血肌酐及血钾升高等,血管神经性水肿极少见[3,4],而痛性痉挛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本病例停用培哚普利后,颈背部痛性痉挛未再发作,表明痛性痉挛是由培哚普利所致。因痛性痉挛发生于培哚普利应用2个月左右,属于迟发型痛性痉挛。其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培哚普利是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力衰竭。对于服用培哚普利的患者如出现痛性痉挛,应当首先考虑到培哚普利不良反应的可能,切莫因发生时间较迟而忽略。 参考文献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定联合委员会.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5): 390-413. [2] 陈韵岱. 他汀类药物与肌病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1, 39(3): 202-203. [3] 陈修, 陈维州, 曾贵云. 心血管病药理学[M]. 第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338-372. [4] 周京敏, 石含玉.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J]. 上海医学,2010, 33(7): 614-618.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