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则须疑 学贵善疑 ——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学则须疑 学贵善疑 ——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河南南阳市二十一中 秦志青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尚书》说:“好问则裕。”《论语》中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汉代王充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宋代以后,质疑问难更受学者推崇。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
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学生头脑中只有存在问题,才会主动思考,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积极学习知识。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努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改的成败。
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问题,教师需要作出一些努力,探索有效的方法。
一、营造探究氛围
要想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为此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
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的展开。
1.利用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虚拟情境。
可采用诵读、表演读、演讲、话剧表演等多种形式虚拟情境,让学生在理解、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人为地再现文章意境,对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如教《雷雨》教师可范读课文或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分组展开主题辩论会讨论“周朴园是否爱鲁侍萍”。
2.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情境。
如教学《荷塘月色》时,通过多媒体课件,用吻合文本的画面,展示一个素雅、朦胧、静美的意境,表现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使学生更能感受朱自清散文独特的艺术氛围和艺术魅力。
3.利用问题创设情境。
如教《拿来主义》鲁迅如何运用讽刺犀利的语言阐述精辟深刻的思想时,教师可顺势提出“这种语言风格是本文所独有,还是鲁迅杂文的一个普遍性特征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自然而然会萌发问题:“鲁迅杂文语言特色研究”。
三、点拨探究方法
达尔文说:“方法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1.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独辟蹊径,获取独到的见解。
如《项链》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一直被视为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小资产阶级妇女典型,可引导学生发现人物性格的闪光面──善良、守诚信、自尊自强、吃苦耐劳。
2.运用学过的知识、原有的生活体验质疑,于无疑处生疑。
如学习《雨霖铃》,可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句思考:同是送别诗,各自描写的景物是什么?各自表达了什么感情?各自体现了怎样的风格?又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么美丽能干,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她呢?
3.替换比较,替换课文中的某个词语、某一句话,比较优劣。这是一种训练语感的有效途径。
如《小狗包弟》“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讨”改为“要”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4.探究性阅读。
如比较祥林嫂???翠翠、刘兰芝、林黛玉等悲剧女性形象;同为豪放派代表词作,比较苏轼《念奴娇bull;赤壁怀古》与辛弃疾《永遇乐bull;京口北固亭怀古》异同;比较杜十娘与琵琶女的异同。
此外,还有很多方法:如从文章的主旨质疑;从课文的表达技巧方面质疑;从标点符号处质疑;从文章的细节描写处质疑;从人物、景物描写处质疑;从文章的过渡质疑,从文章的写作思路处质疑等等。
总之,实行新课改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必要,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从而为学好语文乃至各门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更新观念,积极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视野和实践能力,勇于探索,勇于身体力行,毕竟,路就在我们的脚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T 08-120-2015雨水口标准图2015沪S203.docx VIP
- 神经介入产品培训.ppt VIP
- 重庆市綦江区郭扶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ECharts数据可视化课件 第1章 初识ECharts.pptx VIP
- 重庆市綦江区安稳镇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试题汇总2024.docx VIP
- 突发事故处理流程.pdf VIP
- 电工安全生产协议书(完整版).docx VIP
- 固定翼无人机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df
- 1.35KV预制舱变电站项目(整套35KV预制舱,变压器,开关柜,火灾报警)技术规范书.doc VIP
- DB36_T 811-2020 井冈蜜柚 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