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药处方格式书写规范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处方格式书写规范PPT

配伍禁忌 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要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中药处方格式 书写规范 荣县长山中心卫生院 医务科 2012年06月25日 处方概念 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处方权 未取得处方权的人员及被取消处方权的医师不得开具处方。 处方开取不慎或审核不严、调剂差错而导致医疗事故,医师和药师都要负法律责任。 中医处方随意书写   2010-3-15  39健康网社区     制首乌与制草乌就功效而言,纯属风马牛不相及的二种中药饮片,然而50多岁的刘师傅却被20克制草乌吃得头晕恶心,“罪魁祸首”是处方中的潦草字造成的。事后许多人看了这张处方,制首乌的“首”字在狂草带笔的情况下,和“草”字十分相似,加之这味制首乌夹杂于大剂祛风湿药中,于是被药房调剂员调剂成了制草乌。目前某些中医师在为患者开写的中药处方中,药名不规范、字迹潦草、“脚注”马虎的现象时有发生。 清代名医顾铭照强调说: 书写药方医案时,要“字期清爽、药期共晓、否则会耽误治疗时机”。他的《书方宜人共识说》列举了医方将远志写为小草,而用甘草之细小者的事例。而某些对中药不熟悉的医师,尤其是民间未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医生,在书写处方时药名代替字太多,给调配用药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和不安全隐患,常见的如:半夏—半下;车前子—车钱子;滑石—化石、花石;川楝子—川连子;石斛—十胡;连翘—连召等等。这些怪僻异名的处方书写只能导致临床混淆,加上书写时再潦草带笔,“车钱子”极易误认为是马钱子,这显然存在安全隐患。 处方容易出现的问题 1、项目不全,如:诊断不写,诊断与开药内容不符等。 2、处方正文中特殊用药未注明,如:先煎后下,配伍禁忌等。 3、医师签名、签章不规范或者与签名、签章的留样不一致的。 4、处方修改未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或药品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的。 5、新生儿、婴幼儿处方未写 明日、月龄。 6、药品的剂量、规格、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或不清楚。 7、用法、用量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8、调剂人员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处方后记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定) 9、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 正是因为处方的书写容易存在上面所说的9大问题,甚至更多问题。。。。。。所以,今天这次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中医科学院: ???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我局组织制定了《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现予印发,请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在临床工作中遵照执行。 ???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我局医政司联系。 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 第一条 为规范中药处方管理,提高中药处方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与中药处方开具相关的中医医疗机构及其人员。 第三条 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下同)处方,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四条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药处方书写相关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本医疗机构内中药处方书写的有关管理工作。 第七条 医师开具中药处方时,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体现辨证论治和配伍原则,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八条 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中医诊断,包括病名和证型(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应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药品名称、数量、用量、用法,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规格。 (四)医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处方日期。 (五)药品金额,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和/或加盖专用签章。 四查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