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造性发展。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和课后资料的查阅,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关键词】市场经济 公有制 按劳分配 【正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历程 1、“以苏为鉴”背景下的商品经济认识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始,就鲜明地提出了“以苏为鉴”、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命题。毛泽东提出了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然而,毛泽东主观上对经济规律的排斥,还导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景象。毛泽东也指出“不要怕,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1],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商品经济的认识为改革开放后全党形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认识还是起到了探索作用。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开始进行。同时中国经济的改革,有一个不可遗漏的节点,就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顶着疑问带着质疑迅速地发展,消除了人们的疑虑,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基础。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认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基本原则。这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而这一步就是我国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始。 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这时市场经济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已经开始变得清晰了,这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开始扫清了道路。 1987年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要求建立“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同时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覆盖全社会的”和“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等论断。1992年邓小平在其重要谈话中进一步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一讲话,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国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具体措施并不明确,建立的方向也是不很明确,总体来说,需要探索着前进。从这里开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开始正式建设和完善。市场经济这一名词终于成为了正式用语。十五年的时间,中国初步建立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部分,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市场经济。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重要方面,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个人收入的分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以共同富裕为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从而使按劳分配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的多种分配方式,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占主体地位。其二,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把根据按劳分配原则获得的个人收入部分转化为投资,获得资本要素报酬。对其中绝大多数人来说,这种要素报酬数量有限,加上国家税收的调节作用,难以成为绝大多数劳动者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在这个意义上,也体现了按劳分配为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要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必须相应发展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技术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也就必然要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指出,按生产要素分配,关键要看生产要素归谁所有。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大部分是公有的,特别是矿山、城镇土地以及国有资产都掌握在代表全体人民的国家手中,国家是最大的所有者。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国家利用国有资源和收益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实行按劳分配创造宏观经济条件。   在社会分配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与在公有制经济内部实行按劳分配并不构成互相排斥、非此即彼的关系。首先,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是不同层次的问题。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全社会不同生产所有者凭借生产要素所有权参与全部国民收入的分配。按劳分配则是公有制经济内部的劳动者,对生产要素所得那部分国民收入中用于个人消费部分进行的分配。其次,按生产要素分配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