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师.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大名师

四大名师 真正的国学大师只有清华国学四导师(2009-07-14 10:15:43)转载▼标签: 国学大师导师南书房陈寅恪中国杂谈 分类: 转载 真正的国学大师只有清华国学四导师 其他的都是尸位素餐,名不副实。尤其陈寅恪,学术最强,也最有风骨,敢于公开反对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学术研究,提倡”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国学导师都是我国近代最杰出的学者,清华大学 老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当年,清 华国学研究院正是由于拥有他们,创办两年后,其声望就超过了早于它创立的同类学校 ,并且,清华国学院由此开始,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 饮冰室主人--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生于广东省新会县熊子乡。举人出身。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 ,人称“康梁”。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颇有特色。晚年在清化学 校讲学。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文学家在梁实秋的回忆中,梁启超的大师风范,呼之欲出。他回忆在清华聆听梁启 超的演讲时说:“他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 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 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 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1914年,清华刚刚建校3年时,他来清华演讲,引用《易经》里的话来勉励清华学 生要做君子,树立“完整人格”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 载物。”他这次演讲对清华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养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清华即把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八字定为校训。 “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 陈寅恪是一位历史学家,学贯中西。是公认的本世纪最有学问、最有成就的学界大 师。他的专业是中古史,长年在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中山大学担任教授,还曾任牛津 等外国名校教授。他的所有作品都以文言写成,而且学问高深,一般知识背景的读者难 以啃动。 在清华国学院成立之初,梁启超向校长推荐留居国外的陈寅恪。校长因陈寅恪一无 学位,二无论著而拒绝。梁启超力争说:“我梁某也算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 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校长终于被说服。 在20年代的清华园,有一位“教授中的教授”,那就是陈寅恪。因为凡是他讲课, 很多教授都会来听。他在国外断续留学20年,潜心读书和研究,但对“博士”、“硕士 ”学位之类,却淡然处之。因此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然后就是这个没学位的人,当在 哈佛大学任教的赵元任被聘为清华导师时,哈佛大学点名要他继任。关于他的学问,只 从一点就可知其精深与博大:他虽然不是语言学家,但他通晓的文字多达二三十种。 先生晚年之遭遇,学生深感心痛,也深感先生之学术精神,叹服先生之高节。所谓先生为古之士者,非也。先生之心,只为学术自由,坚守独立之精神。据学生所知,昔时之世,唯有静安 能称先生之名。先生深知王静安之昆湖一跃,是为学术永生。难料,先生乍泄心迹,竟不为后之学术所尊崇。先生之学,实博伟宏,独举一维。奈何,世事迁变,新主不容“旧学” 。吾等本非奴隶,奈何竟不得不屈服强权。先生未屈,学生屈矣。以先生之意,学生也无名可称夫子为夫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于今时今世止空中楼阁尔。小子之意,非不尊先生 ,委实相对而已。小子时常慕高贤,愿全心求教。得知先生高名,慕名久矣。奈何越知先生,则越觉不可得与先生求教。 “南书房行走”--王国维 王国维,生于1877年,卒于1927年,字静安,号观堂。在四大导师中,王国维是第 一个来到清华的。王国维年轻时学习语言、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社会学,30岁之后研 究文学。中年之后,又治中国古代史,在甲骨文方面取得了优异成就,奠定了他国学大 师的地位。 1923年应召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南书房行走。1927年6月2日,自沉于颐和 园昆明湖,终年50岁。行前留遗书曰:“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 ”。 “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四大导师中的另一位大学者是赵元任。常人也许很难想象,这位“中国语言学之父 ”,中国近代音乐先驱者之一,28岁竟被美国康乃尔大学聘为物理讲师。29岁时,他回 到清华,担任物理、数学和心理学讲师。30岁时任哈佛大学哲学讲师。33岁时被聘为清 华哲学教授。 1938年后在夏威夷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任 教。被选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美国东方学会会长。1981年北京大学授予其名誉教 授称号。 赵元任早年从事国语运动,后致力于语言学研究,在音位学理论、中国音韵学、汉 语方言以及汉语语法方面有重要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