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县.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沽源县

沽源县 沽源县农业概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1-8-25 15:14:36 字体:【小 中 大】 阅读:198 次 一、地理位置 沽源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南与张北、崇礼、赤城接壤,东与丰宁相邻。地理位置处于东经114°50′38″―116°4′09″,北纬41°14′33″―41°56′55″,属冀北山区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势多样,南部沿坝为垄状山脉,中北部逐渐低缓、平坦。县境东西长103公里,南北宽79公里,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折合548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72%。 二、人口及乡镇 全县辖九连城、黄盖淖、白土窑、高山堡、平定堡、小河子、西辛营、莲花滩、丰元店、小厂、长梁、闪电河、二道渠、大二号14个乡(镇),233个行政村,732个自然村,72989户,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20.5万,劳动力11.04万人。 三、气象及水文 1、自然气候。沽源县处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海平均拔高度1460米,年平均气温只有1.6℃,无霜期100天左右,年均自然降雨量416mm,蒸发量1787.5mm,年≥10℃有效积温1960℃,风向以西北风为主,平均风速4.6m/s。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此季雨热同季,气候温凉,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发生较少,利于作物糖份积累。同时,我县境内无大型工业性污染源,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之地。 2、水资源。沽源县境内有潮白河、滦河、葫芦河三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15条、水库5座、淖泊12处、总水域面积6万亩。地表水资源总量为7381万立方米,可利用量241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达1.3亿立方米,可开采量为4949万立方米。现地表开发利用率仅为5.25%,地下水开采仅占可开采量的15%,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四、农业种植现状 我县传统上以农牧业为主,由于受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等因素限制,过去主要种植作物有莜麦、小麦、马铃薯、亚麻、杂豆,主栽作物种类少,单产低而不稳。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及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种植结构由粮、经两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发生了质的转变,经济作物和饲草、饲料作物面积达到总面积的75.3%。同时,随着优良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的加大及区域布局的不断优化,种植业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作物单产、总产稳步提高,基本实现了特色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脱毒马铃薯、饲草饲料、优质亚麻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2003年,全县共落实播种面积13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3万亩(莜麦20万亩、早熟玉米18万亩、杂豆10万亩、马铃薯25万亩);经济作物19万亩(油料6万亩、甜菜1万亩、蔬菜12万亩);青玉米、青谷子等饲草作物46万亩。2004年落实播种面积129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万亩(莜小麦17万亩、杂豆12万亩、马铃薯26万亩);经济作物27万亩(油料10万亩、蔬菜14万亩、其它3亩);饲草作物47万亩。预计2004年可产粮食9155万公斤,油料472万公斤,蔬菜42000公斤,饲草饲料及其它作物162438万公斤。 五、灌溉情况 目前,全县水浇地面积约1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6万亩,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全县已建机2025井眼,配套的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 六、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及农业措施 近几年我县本着“水利兴县,科技强县”的思路,大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形成以种植业与养殖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通过各种措施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马铃薯、饲草、草莓产业等种植业,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高产、高效、优质的经济作物种植,目前已初见规模。 1、无公害蔬菜产业 我县蔬菜生产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九十年代末得到迅猛发展。近几年,我们按照种植、储藏、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思路,狠抓了无公害错季蔬菜的发展,目前全县已有11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得到省级认证。2004年全县蔬菜面积达到16余万亩,日光温室大棚达到2300个,形成了7000吨的恒温储藏能力,产品主要销往山东、京津、广东、上海、福建等南方城市,部分产品通过外地公司出口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目前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全县现有万亩大白菜种植区2个,万亩菜花种植区2个,万亩西芹、万亩架豆种植区各1个,全部在主要公路沿线集中连片种植。在标准化生产上,我们积极应对北京市实施的“肉菜放心工程”,通过技术培训、产中监督指导,引导农民严格按照部省制定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同时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环节上加大监管力 度,并实现了上市、出埠蔬菜自我抽检。在稳定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