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输血评价体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输血评价体系

临床输血评价 体系建立与实施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李志强 ;背景材料;2012年实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其中: 第十九条 医务人员应当认真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证,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输血指证进行综合评估,制订输血治疗方案。 第二十八条 医师应当将患者输血适应证的评估、输血过程和输血后疗效评价情况记入病历。 第三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科室和医师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将临床用血情况纳入科室和医务人员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为了更好地贯彻卫生部部长第85号令,做好医院的临床输血评价工作 我们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液制品输注指南》以及长期临床输血实践与管理经验,制订临床输血适应性与有效性评价流程,并列出临床输血评价考核指标。 ;临床输血适应性评价 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前须对患者临床输血适应证进行评价。 临床输血有效性评价 是指经治医师在每次实施输血后24-48小时内须对患者临床输血有效性进行评价。;1.1手术及创伤患者 ;1.1.1红细胞制剂输注 ;(1)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容积>0.3,可以不实施输注。 (2)血红蛋白<70g/L,血细胞容积<0.21,应立即实施输注。 (3)血红蛋白70-100g/L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1.1.2血小板制剂输注 ;(1)血小板计数>10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 (2)血小板计数<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 (3)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倘若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 ;(4)特殊情况 ①留置导管、胸腔穿刺、腰穿、骨穿、肝活检、经支气管活检、拔牙或补牙等有创操作或检查,或正常阴道分娩或体外循环等,血小板计数≤50×109/L,应实施输注。 ②硬膜外麻醉(包括:剖腹产)血小板计数≤50-80×109/L,应实施输注。 ③大手术,血小板计数≤80-100×109/L,应实施输注。 ④头颅、眼部、脊柱与前列腺等特殊部位手术,血小板计数≤100×109/L,应实施输注。;1.1.3新鲜冰冻血浆输注 ;(1)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值>1.5(肝病>1.3),伴有创面弥漫性渗血,应立即实施输注。 (2)急性大出血输注大量保存期相对较长红细胞制剂后,仍出血不止,应立即实施输注。 (3)有先天性凝血功能障碍病史,伴有出血倾向,在相应血浆药源性制剂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 (4)对抗华法令药物过量,可以实施输注。 ;1.2非手术患者 ;1.2.1红细胞制剂输注 ;(1)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容积>0.3,可以不实施输注。 (2)血红蛋白<60g/L,血细胞容积<0.2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血红蛋白<40g/L,应立即实施输注。 (3)血红蛋白60-100g/L之间,倘若患者伴有较明显临床缺氧症状与体征,主要表现为包括:头晕、乏力和心悸等,应实施输注。 ;1.2.2血小板制剂输注 ;(1)血小板计数>50×109/L,可以不实施输注 (2)血小板计数≤1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 (3)血小板计数10-50×109/L,倘若伴有出血倾向或/和血小板功能低下,应实施输注。 ;(4)特殊情况 ①存在其它止血异常(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障碍)或存在高出血风险因素(如发热、败血症、贫血、肿瘤放化疗后等),血小板计数<3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 ②急性大出血后大量输血致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出血不止,血小板计数<50×109/L,应立即实施输注。 ;1.2.3浓缩白细胞混悬液输注 ;(1)经G-CSF或GM-CSF治疗5天以上,中性粒细胞计数<0.5×109/L,伴有严重危险生命的细菌或霉菌等感染患者,应实施输注。 (2)新生儿败血症与严重粒细胞机能低下,应实施输注。 ;1.2.4血浆输注 ;(1)新鲜冰冻血浆 各种原因导致的多种不稳定凝血因子或抗凝血酶Ⅲ缺乏,PT或APTT>正常1.5倍,或INR值>1.5(肝病>1.3),伴有创面弥漫性渗血,应实施输注。 (2)普通冰冻血浆 各种原因导致的多种稳定凝血因子缺乏,应实施输注。 ;1.2.5冷沉淀输注 ;(1)获得性或先天性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伴出血倾向或拟实施手术,在血浆药源性纤维蛋白原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 (2)血友病A患者血浆FⅧ活性较低伴有明显出血倾向,在血浆药源性FⅧ供应缺乏时,可以实施输注。 (3)1型(去精氨酸加压素无效)和2B、2N型(禁忌使用去精氨酸加压素)的血管性血友病(vWD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