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年会讲稿-李忠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药理年会讲稿-李忠思

李忠思: 广东医学院药理学教授、主任药师。 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药师》《中国抗生素杂志》编委。 获多项国家级项目奖励。 主要从事临床药理研究、抗生素新药开发与研究。;李忠思;一、由于致病微生物耐药 导致感染性疾病治疗 重新成为世纪难题!;; 据统计,美国在1982年至1992年间由于耐药菌带来的治疗困难,死于传染性疾病的人数上升了40%,死于败血症者上升了89%,仅1992年就有13000人死于耐药菌的感染,1995年在临床发现的葡萄球菌有96%是耐药菌,1998年60万耐药菌感染病人的医疗费增加370万美元。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更是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20世纪50年代在欧美首先发生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很快席卷全球,有5000万人被感染,50多万人死亡。 我国临床分离的一些细菌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已居世界首位,耐药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人数,已占到住院感染患者总人数的30%左右,每年有8万人死于抗菌药滥用。; 这种多重耐药金葡菌是经过长时间演化而成的。表现出几个特点:1) 高抗药性 强力抗生素和抗菌药物对该菌都不具杀菌作用, 具有强抗药性; 2)具有致命性 该菌可释放致命性物质,即产生一种可溶性蛋白(PSMs), 有“分子炸弹”之称, 由其引起的感染病死率就大大地增加; 3)还可摧毁人体免疫系统, 其效力甚至高于HIV。 专家警告说,MRSA在美国每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在美国, 每年因超级耐药金葡菌而导致死亡的人数达18000例, 超过2005年美国死于艾滋病(AIDS)的16000人。; 对耐药菌治疗所需费用为敏感菌的100倍,从而使抗感染的治疗费用急剧增加。如美国因耐药性而使抗感染每年多花400亿美元,其中仅因耐药金葡菌所致感染每年要多花费1.22亿美元,院内感染每年要多花费45亿美元。更令人担心的是,开发一种新的抗菌药一般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而近几年一代耐药菌株产生只需要2年时间,细菌耐药的增长速度超过新药研发速度,导致能与细菌对抗的抗菌药在数量和力量上都不断在减少,如不遏止,当耐药性发展至对当前所有可及的药物耐药时,随之而来是“后抗菌药时代”,即抗菌药发现之前的面对细菌性感染而束手无策的“黑暗时代”。; 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资料,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感染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第二位,其中由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死亡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1998年第五十一届世界卫生大会(WHA)提出,细菌耐药性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要采取多种解决方法。 2005年第五十八届WHA上指出:“确认遏制对抗菌药的抗药性是实现联合国千年宣言中所载的,经国际商定的若干卫生相关目标的一个先决条件”。如何遏制细菌耐药性已经成为各国研究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在2002年召开的第四届全国抗菌药物临床药理学术会议上,专家们均认为:细菌耐药问题已成为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范畴的、具有灾难性的难题。 我国中国工程院院士许文思指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自然界微生物; 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人类将微生物产生的这种抗生物质分离提纯或人工仿制制成抗菌药用以杀灭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因此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微生物的一种天然抗生现象,只要使用抗菌药,细菌对这种抗菌药出现耐药就不可避免。细菌耐药性可分为固有耐药性(intrinsic resistance)和获得耐药性(acquired resistance)。固有耐药性是指一种抗菌药的天然谱(natural spectrum),是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而代代相传的耐药,如肠道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获得性耐药是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或消失,如金葡菌对青霉素的耐药。; 细菌耐药这种自然现象能被多种因素放大和加速,包括人类的实践活动。大量使用抗菌药迫使细菌要么适应,要么死亡,这种现象被成为“选择性压力”(selective pressure)。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论文警告说,研究者最近发现一种可以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病菌”!; 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8月11日刊登的一篇论文警告说,研究者最近发现一种可以抵御几乎所有抗生素的“超级病菌”。这种携带NDM-1(“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基因的“超级细菌”最早是去年在印度一名入院治疗的瑞典病人身上确认的。研究报告称,这种“超级细菌”携带的NDM-I基因能存在于大肠杆菌等不同细菌DNA结构的一个线粒体上,并让这些细菌变得威力巨大,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备抵御能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