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实践与思考
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中的传承实践与思考
布莉华 孙玲玲 姜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摘????要:
承德地区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但在传承与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在非遗传承人培养和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发挥高校教育优势, 从产教融合视角传承、开发与利用非遗资源, 对于满族非遗的传承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 提出了承德满族非遗在地方高校中传承与实践的思路及如何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产教融合; 传承与利用;
作者简介:布莉华 (1964-) , 女, 河北滦平人, 教授, 硕士, 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管理、文献学;
作者简介:孙玲玲 (1983-) , 女, 河北灵寿人, 馆员, 硕士, 研究方向为数字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姜新 (1971-) , 男, 河北围场人, 馆员, 研究方向为地方文献整理与数字化。
收稿日期:2017-07-25
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 (201703130505)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f Chengde Man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 Li-hua SUN Ling-ling JIANG Xin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Abstract:
There are plen tiful resources of Man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engde. But it emerged some problems in inheritance and exploitation. Local Universities have some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inheritors and developing resources. It will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tion about inheriting and utiliz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put forwards some ideas and strategies.
Keyword:
Manchu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engde; the fus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heritance and exploitation;
Received: 2017-07-25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实物与场所[1]。包括传统口头文学、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技艺、医药、体育、游艺等等。河北承德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极具民族特色的历史名城, 其中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内容丰富, 种类多样。充分利用高校的教学与科研优势, 对满族非遗从产教融合视角进行传承、开发与利用,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振兴地域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现代旅游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开发、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一) 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承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较多, 涵盖了民间音乐、舞蹈、体育等9大类别。2009年丰宁满族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6年, 二贵摔跤等9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丰宁蝴蝶舞等55项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 承德地区主要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见表1。
表1 承德地区主要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 下载原表
(二) 承德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存在的问题
目前承德满族非遗在传承与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 缺乏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宣传力度不够, 管理方式缺乏创新。第二, 相关传承和创新人才缺失。第三, 传承方式单一, 大多是以家族传承或手工作坊为主, 缺乏创新意识和现代化转型。第四, 非遗的产业化缺乏有效的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