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及分类.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叶及分类

第一节 茶叶命名 由于地区、品种、制茶技术、条件不同生产的茶叶品质各不相同。品质不同,茶名也不相同。同时茶叶的命名又带有描述性的。 一、茶叶命名的依据:有以形状、色香味和茶树品种等命名的,有以产地、采摘时期和技术措施以及销路等不同命名的,有以创制人而命名的。 1.以形容形状命名:最多,如珍眉、瓜片、紫笋、雀舌、松针、毛峰、毛尖、银峰、牡丹等都是形容外形的。 2.以形容色香味命名:较多,如黄芽、(敬亭)绿雪、白牡丹、白毫银针形容干茶色泽。温州黄形容汤色,如云南十里香、(安徽舒城)兰花和(安溪)香橼是指香气、如(泉则)绿豆绿、(江华)苦茶、(安溪)桃仁乃指滋味。 3.依采摘时期命名:探春、次春、明春、雨前、春蕊、春尖、秋香、冬片、春茶、夏茶、秋茶等。 4.依制茶技术不同命名:炒青、烘青、蒸青、工夫红茶、红碎茶、窨花茶等。 5.品种不同命名:乌龙、水仙、铁观音、毛蟹、大红袍等。 6.销路不同命名:内销茶、外销茶、侨销茶、边销茶等。 7.以产地不同命名:一般多为特种名茶,如六安龙芽、顾渚紫笋、杭州龙井、洞庭碧螺春、武夷岩茶、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六安瓜片、桐城小花、黄山毛峰等。 另外象熙春、大方、松箩等都是以创制人命名的。 总之茶叶名字很多,且很混杂,同一茶叶有多种品名,如各地生产的炒青,外形内质基本相同,但名称不一。而且还有不同茶类的茶叶品质相差很大而茶名相同,如绿茶、黄茶和白茶都有银针。就是说茶名较为复杂、较混乱。这是历史造成的,很多都已被人们承认了的,及约定茶名,特别是名茶。但对于了解茶叶品质来说就很困难了。所以借助于茶叶分类来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节 茶叶分类依据 茶叶分类就是根据各种茶叶品质、制法等不同、分门别类、合理排列,使混杂的茶名建立起有条理的系统,便于识别其品质和制法的差异。 茶叶是一种商品,突出的区别是质量的差异,说到茶叶就涉及到品质。而品质就要是由制法所决定的,品质差异主要是制法不同。那么茶叶理想分类方法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表明品质的系统性;②表明制法的系统性。同时还须结合主要的内含物变化的系统性。 1.茶叶分类应以制茶的方法为基础:茶叶种类的发展是由制法的演变。一个茶类演变到别一个茶类、制法有很大的改革。在这一飞跃阶段中,制法逐渐改变,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同时也就产生许多品质不同,但又相近的茶叶。到一定时期,制茶品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成为一种新的茶类。每一茶类都有共同的制法特点,如红茶都有促进酶的活化,使叶内多酚类化合物较充分氧化的渥红(也称“发酵”)过程;绿茶都应破坏酶的活化,制止多酚类化合物酶促氧化的杀青过程等,正是制法有共同的特点,反映在品质上也应相似。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品质较相近,制法很相似。相反品质差异很大,则制法不应相似,制法与品质关系是密切联系着的。 2.茶叶分类应结合茶叶品质的系统性:每种茶叶都一定的品质,而每类茶叶都应有共同的品质特点,如绿茶应具有“清汤绿叶”的品质特点,红茶都具有“红汤红叶”、“青茶应有”“三红七绿”的品质特征。色泽相同各种的茶叶归属于某一茶类,在色泽表现都是相同特征,只是色度深浅、明亮暗枯不同。色泽不同的则应归不同茶类。因为色泽反映了茶叶品质,色泽不同品质差异大,制法也不相同,通过色泽变化的系统性可以了解品质的变化,制法的差异。进行不同的归类。另外品质反映在外形上,外形不同、制法不同,品质也不一样,分类也要反映外形的差异。 再加工茶的分类应以品质来确定,一般说毛茶品质基本稳定,在毛茶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不大,如花茶在窨制过程中品质稍有变化,但未超越该茶类的品质系统,应仍属该毛茶归属的茶类。对于再制后品质变化很大,与原来的毛茶品质不同,则应以形成的品质归属于相近的茶类。 3.茶叶分类还应参考茶类发展的历史。最早是绿茶,其次是黄茶和黑茶,再次是白茶和红茶,最后是青茶。那么根据以上制法与品质的系统性和内质主要变化,以及茶类发展,茶叶可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红茶六大类。 第三节 茶叶分类方法 茶叶分类方法很多,有依萎凋程度的,依发酵程度的,依茶叶形状的,依茶叶色泽的,依茶叶产地的,依茶叶加工的,依销售市场的依栽培方法的,依茶树品种的,依窨花种类的,依包装种类的等等。较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可归纳如下: 1)分全发酵茶、半发酵茶和不发酵茶三类。以类为纲,除绿茶分蒸、炒两种杀青方法为“目”外,又依栽培方法等不同以品名为“种”。 2)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和特制四类,以类为纲、以叶形或销路为“目”以品名为“种”。 3)分不发酵茶、微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后发酵茶,特制茶六类,以类为纲,以叶形或销路,及制法为“目”,以品名为“种”。 4)分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提炼茶、草果茶五类,以类为纲,纲下设“目”,目下设“群”,群下设“型”。 5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