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山史料汇辑——A4.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蒿里山史料汇编 蒿里山,又名高里山、英雄山,位于泰山火车站南,海拔198米。社首山,在蒿里山东,原海拔170米。两山连属,统为一体。《元和郡县图志》卷十《河南道六·兖州乾封县》云:“社首山:在县西北二十六里。”明《泰山志》卷一《山水》云:“亭禅山、一名高里,又名蒿里,联属社首,在岳南三里。”乾隆程修《泰安县志》卷三《山水》云:“社首山:高里(山)左,二山相连,高可四五丈许。” 蒿里山地质结构是距今5─6亿年的晚寒武纪的石灰岩。寒武纪时,泰山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泰山古老的变质岩上沉积,形成了上千米厚的海相石灰岩,之后又整体上升为陆地,在距今2亿年左右时,泰山南麓产生了断裂,处于断裂北盘的古泰山抬升隆起,遭受风化剥蚀,最后在山体高处,抖落了全部石灰岩沉积盖层;而蒿里山位于断裂南侧的下降盘,因此便残存了寒武纪地层,造成了泰山断裂两侧的巨大差异。蒿里山上有我国以“蒿里山虫”命名的三叶虫化石,它是划分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化石之一。 蒿里山之名由来甚古:据今人王恩田考,甲骨卜辞中有地名“蒿”(《甲骨文合集》后上9.12;前2.9.6),王氏以为“蒿,也就是泰安近郊的蒿里山”(见《杞文化与新泰》页569及《济南文史论丛初编》页38所刊王恩田两文)。 蒿里山与社首山是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所,《史记?正义》中云:“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先秦时期,已有王在此进行,此后帝王西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曾,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掌故与文化遗迹。1761)知县程志隆广植松柏。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徐宗干在蒿里山顶建文峰塔。清末知县毛澂于山中植柏,据张相文《庚戌齐鲁旅行记》记云:“又西为高里山,汉武帝之所禅也。土阜巍起,惟西面巉崖刻露。高可三十丈,上无祠宇,孤塔耸然,四围皆松柏,亦近人新植者也。”又民国庄俞《重游曲阜泰安记》云:“近津浦路之泰安车站有号令山(蒿里别名),殆一土阜耳。上有石塔,新栽松柏甚多。尚未茂盛。”民国时,山上战壕纵横,战火最烈。祠宇尽毁。社首至清末时山体已渐夷平,清末张相文《庚戌齐鲁旅行记》云:“又西为社首山,周成王、唐高宗、宋真宗之所禅也。破屋荒田,荆榛满目,并无有山,不过地形凸起,较四围略高而已。考纯庙(清高宗乾隆)南巡时,社首山犹高四五丈,推之宋世、唐世、周世诸帝王封禅之日,千乘万骑,嵩岳争呼,则社首之峥嵘巍焕,当更何如也!陵谷变迁,人世改易,可胜慨哉!”而1958年因修津浦铁路复线,复凿社首山石,致全山夷为平地。蒿里山体则幸而保存,解放后,于蒿里封山造林,重使濯濯童山变为蔚然深秀之区。 周成王时(前1042~前1021年) 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山。〔《史记·封禅书》〕 汉太初元年(前104年)丁丑 十月,武帝至泰山;十二月,禅于高里山。〔《史记·封禅书》、《汉纪》卷十四〕 唐乾封元年(666年)丙寅 正月,高宗封泰山,禅社首山。祭地以皇后武则天为亚献。〔新旧《唐书》高宗纪、礼仪志、地理志、《资治通鉴》卷二○一、《册府元龟》卷三六《帝王部·封禅》〕 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乙丑 十一月,玄宗封泰山,禅社首山。日本、新罗、大食等数十国皆遣使从封。礼成后诏封泰山神为天齐王。又诏大臣源乾曜撰社首坛颂,镌石社首山。〔新旧《唐书·礼仪志》、《册府元龟》卷三六《帝王部·封禅》〕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甲辰 泰山僧归仁书《总持经咒幢》,立于高里山。〔高里山后晋石幢(今存岱庙)〕 宋雍熙二年(985年)乙酉 先是泰山乡民在社首山坛得唐玄宗禅地玉册、苍璧,献于朝廷。太宗诏泰山石检坛墠,并令整修如旧。〔《宋会要辑稿》礼二二、《宋太宗实录》卷三四〕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戊申 十月,真宗自汴京经郓州至乾封,封泰山,禅社首山。诏封泰山神为“仁圣天齐王”,并改乾封县为奉符县。次年命大臣王钦若撰《社首坛颂》,立石山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至七○、《宋会要辑稿》礼二二、《文献通考》卷八十四《郊社》,《宋史》真宗纪、礼志,《宋朝事实·仪注》、《玉海》卷九十八《郊祀·封禅》等〕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甲申 先是原东平行台严实委张志纯重修毁于金时兵乱中的蒿里山神祠,未完而严实去世;玄门掌教祁志诚又助志纯继续葺修,建成祠宇百二十楹,并募资塑七十五司神像。至是翰林集贤学士徐世隆为撰碑记。〔元徐世隆《重修蒿里神祠》、《高里七十五司碑》(清《泰山志》卷十八《金石》)〕 明洪武九年(1376年)丙辰 二月,泰安州民于蒿里山中得玉匣,内藏十六条玉简。有司献于朝廷,验其刻辞,为宋真宗祀泰山后土文。太祖命仍将其简埋藏于旧所。〔《明太祖实录》卷一○四〕 明成化三年(1467年)丁亥 五月,乡众重修蒿里山神祠,礼部侍郎许彬为撰记碑。〔明陆容《菽园杂记》卷七〕 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 夏,山东巡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