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人性格的文化解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人性格的文化解读

山西人性格的文化解读 山西人性格的文化解读 -------------------------------------------------------------------------------- 作者:张志蓬 来源:黄河新闻网 2006-7-25 16:08:52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是一个人最鲜明、最重要的区别于他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对周围现实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往往又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的格言,印度有“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谚语,足见性格理论和性格研究的重要性。   本文所讨论的山西人既非一般意义上的中国人,也非个别意义上的山西人,而是特殊意义上的山西人,即是说以长期生活、学习、工作在山西的特定人群作为山西人的考察对象,这种研究既不同于一般人类学语境下的宏观研究,也不同于旨在寻求个别心理特征和性格结构的微观研究,而是就特定人群的文化生态所作的中观研究。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在现象与本质的交织中,运用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原理,通过对山西人性格的批判性反思,来探索山西人性格重塑与再造的话语转换与时代变奏。   一、山西人性格的地理文化差异   一般说来,个体性格的形成受遗传、家庭、学校的影响较大,而群体性格的形成则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而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个道理。   首先,山西人作为中国人,无疑具有一般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如林语堂在《吾国吾民》一书中把中国人的性格总结为八点:老成敦厚,遇事忍耐,消极避世,超脱老滑,和平主义,知足常乐,幽默诙谐,因循守旧。鲁迅则在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对中国人的民族性和劣根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则把一些中国人讥之为“酱缸蛆”。   其次,山西人作为中国的北方人,又具有北方人的性格特征。就中国的南北方而言,北方往往意味着干旱、寒冷、贫瘠、强悍和壮阔,南方则成为温暖、湿润、富庶、发达、柔婉、清丽的同义语。孕育中华文明的两大河流黄河和长江也不同,一则以雄浑著称,一则以清奇见长。梁启超主张“南老北孔”:哲学上儒家成为北方文化的主流代表,道家则反映了南方文化的精神气质。南北差异和冲突国外也如此,如朝鲜、日本、越南、美国、英国等。   最后,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山西人多山性少水性的性格特点。山西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东有太行,西有吕梁,北有恒山、五台山,南有中条山,山地面积约占70%。山多水少,水资源严重缺乏,因而山西人的性格多山性少水性(如多稳定性少流动性,多原则性少灵活性,多封闭性少开放性,多儒家传统少道家思想,多质朴少浮华等)。   山西人的性格基本上都是由此决定和派生的:高山挡住了人们的去路,使人们视野狭窄;交通闭塞又使得人们信息封闭,内外交往不发达;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耕生活,使他们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守土不离乡,安土重迁,恋家爱乡,成为挥之不去的不老情结,流进血液注入骨髓,使他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文化生态无不打上了鲜明的黄土地烙印,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正如孔子所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智者如行云流水,变动不居,周流无滞,快乐无比;仁者似崇山峻岭,厚重不迁,高不可攀,万寿无疆。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得也是山的无私性和水的兼容性。以山水喻人性,可谓是形象贴切又逼真。此外,同样是山西人,由于受亚文化的影响,又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如晋北人粗犷尚武,晋中人精明重商,晋南人礼让文雅等。   二、山西人性格的历史文化特征   近年来,学者们在山西地方文化的研究方面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产生了一批相关的研究成果。如刘纬毅先生认为,山西文化有四大特色:民族融合性,兼容并包性,地域差异性,黜华尚实性。李元庆先生认为三晋文化的精华在于:顺时应变的革新精神和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势,在与外来文化交流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和适应性,在受其它地域文化冲击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程人乾教授认为,历史上山西人的性格具有外向开拓与内敛自守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在历代文人及其作品中又外化为豪爽开朗与细致入微的双重性,其中外向开拓的一面又突出表现为坚忍不拔的创业能力和海纳百川的融合能力。前者如晋文公重耳流浪在外19年,后励精图治终成霸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车战向马战转变的先河,以及晋北村民背井离乡“走西口”和晋南明初洪洞大槐树大规模的人口外迁。后者如汉民族在先秦时与戎狄,秦汉魏晋时与匈奴、鲜卑、羯、氐、羌,辽宋夏金元时与沙陀、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