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VIP

2017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教材分析: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是陆游在以北宋被金兵攻陷,中原被占,(徽宗 )和(钦宗 )两位皇帝被擒,南宋皇帝在( 临安)建后都这段历史为背景而创作的。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这首诗写于1192年,此时爱国诗人陆游已退居在山阴家中,而北方领土仍在金人统治下。深秋的早晨,他推篱笆院门,迎面凉风吹来,更增添了他的痛苦悲愤。虽然已是68岁的老人,而且身处贫困,但他仍念念不忘沦陷区内的大好河山,以及金人奴役下的北方人民 ,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有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初步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古诗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的思考,以及与同学的交流,透过诗句感受诗中的情感、解读诗人的情怀。我们以往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只能将古诗的韵味淡化和肢解。我们力求透过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对情景的想象,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着教者,回到历史,咀嚼诗文,走进诗人的心灵,将与文字的对话提升为与诗人的对话。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诗人陆游及当时历史背景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认识作者,理解诗题。   1、师:在上课前,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伟大诗人,他的诗值得我们去读一读,他的高尚情操值得我们敬佩,他就是——陆游(板书陆游)。 (打开课件,学生浏览陆游的生平简介) 师:读完后告诉我们哪些词,哪些句子跳入了你的眼帘,映入了你的心中? (生:著名爱国诗人、抗金、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师: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陆游是个爱国的大诗人。) 师:哦!你的阅读能力真高,学语文就应该这样! 师:(打开课件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从诗人的表情上我们能不能看出什么?(生:悲愤、不开心、忧伤、忧愁等)相机板书“忧”。    2、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真强。那么诗人为什么而忧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从中可以找到答案,看老师写题目。(教师板书诗题——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 ) 生:老师,你有一个字写错了! 师:嗯? 生:“离”还要加个“竹”字头。 师:你的观察真仔细,你能说说为什么要加个“竹”字头吗? 生:篱笆门一般是由小竹条或小树枝编成的,所以要加个竹字头! 师:你讲得真好,老师加上去。(板书“篱”)这是个生字,跟老师读一遍。    3、这么长的题目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自己先试试。 4、谁来读一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在学生的表述中理解诗题的意思,并能正确地停顿)老师给你们作个记号:(屏幕出示诗题:《秋夜将晓 \ 出篱门 \ 迎凉有感》)    5、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诗题,注意停顿。   二、读通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过渡:师:在这秋风习习的清晨,诗人有心事,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起床走出篱门,迎着凉风,写下了这首诗。(课件出示全诗)   下面请同学们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如果能把诗的节奏和韵律也读出来,就更好了。   2、指多名学生读(A:真好,你的字音读得真准,如果把节奏放慢些就更好了,还有谁来试试?B:你读得字正腔圆,节奏也把握得很好。) 3、来,咱们一块儿来读一读整首诗。   三、品读比较,领悟诗语精练美。   1、给自己鼓鼓掌,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自己的肯定,你们不但读得有板有眼,还融入了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又在向我们传递一种怎样的情怀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结合注释,想好了再告诉老师。   2、谁读懂了这首诗?(指名学生说说诗的大意) 师:同学们,现在你知道在这漫漫长夜,诗人为什么睡不着了吧!他在想什么呢?(教师相机板书河、山、遗民)    1、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   (1) 师:是的,他想了很多,那么,诗人笔下的黄河、华山是怎样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生自由读前两句诗,边读边想。 (2)指名学生说黄河、华山给自己的感觉,分别是从哪些词感受到了?(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  (3)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啊!那么老师请你们再想想黄河真的是三万里那么长,华山真的是五千仞那么高吗?这样写诗人是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呢?(生回答夸张) 师:这是古诗中常见的写法,是一种夸张的方法,也是一种虚指,所谓的虚指的方法就是在数字的运用上不确切,但目的在于突出事物的特点,这种虚指方法的运用,让黄河与华山的豪迈气势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谁能不慨叹这河山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