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_偏义复词_.pdf
2004 年第 3 期 古 汉 语 研 究 (总第 64 期)
No. 3 2004 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Serial No. 64
论“偏义复词”
杜纯梓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 湖南 长沙 410004)
[摘 要]古代汉语中很早就存在的偶辞偏指是一种特殊的语用现象 ,并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功能和适应性。用于
偏指的双音组合是短语而不是复合词。以前对言语作品中双音组合的“偏义”、“偏举”分析存在着“滥列”和“泛化”之弊 ,教
科书和一些文章中经常列举的用例大多经不起推敲。考察言语实际 ,“偏义复词”之说不科学,它将短语与复合词相混淆 ,
将语言分析与言语分析相混淆 ,将造词法与构词法相混淆。从严格科学的意义说 ,汉语语法体系中并不存在词汇层面上的
偏义复合词。
[ 关键词]偏义复词 ;短语 ;复合词 ;语言分析 ;言语分析 ;造词法 ;构词法
( )
[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 - 5442 2004 03 - 0071 - 09
黎锦熙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首先提出“复词偏义”之说。他在《国语中复合词的歧义和偏义》一文
(
中将“复合词中之并行词 ,有偏用其一字之义 ,而他字则连举而不为义者”称为“复词偏义”。 《女师大学
术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1930) 尔后 ,语法学界相沿称这种言语结构为“偏义复词”。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
汉语》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 :“这种复音词是用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组成的,其中一个
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 ,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两种说法大同小异。
前人对这种偶辞偏指的言语现象早有察识 ,并根据各自的观察和理解作了相应的爬梳和训解。顾炎
武《日知录》卷二十七“通鉴注”条云 :
“虞翻作表示吕岱,为爱憎所白。”注曰 :“谗佞之人有爱有憎,而无公是非 ,故谓之爱憎。”愚谓爱憎 ,憎
也。言憎而并及爱 ,古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又如 :得失 ,失也。《史记·刺客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利
害 ,害也。《史记·吴王濞传》:“擅兵而别,多他利害。”缓急 ,急也。《史记·仓公传》:“缓急无可使者。”《游侠
传》:“缓急,人之所时有也。”成败 ,败也。《后汉书·何进传》:“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异同 ,异也。
《吴志·孙皓传》注:“荡异同如反掌。”《晋书·王彬传》:“江州当人强盛时,能立异同。”盈缩 ,缩也。《吴志·诸
葛恪传》:“一朝盈缩,人情万端。”祸福 ,祸也。晋欧阳建《临终诗》:“潜图密已构,成此祸福端。”皆此类。
阎若璩在《尚书古文疏正》中提出了“古人之文 ,多连类而及之 , 因其一而并及其一”。俞樾在《古书疑
义举例》中提出了与之相关的“两事连类并称例”、“古人行文不嫌疏略例”、“因此以及彼例”等。这些都反
映了前人对古文偶辞偏指的深刻理解和精细把握。
造成双音组合语义偏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因古人表达习惯所致 ,或如前文所引顾炎武语“古
人之辞宽缓不迫故也”,或如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称“并言之耳”;有些是受韵律支配 , 以求音节相称、声
韵和谐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也有些是为了适应某种特殊的表达需要 ,譬如“连及
相反相对的好字眼以缓解坏字眼带给别人的刺激和不快 ,旁及相关相类的事物以营造气氛、协调音节从而
( )
引起读者的注意等”。 李运富《论意域项的赘举、偏举与复举》,载《中国语文》1998 年第 2 期。也不排除
个别用词造语不周严的现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