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急救技术急救相关护理学PPT.ppt

第十三章急救技术急救相关护理学PPT.ppt

  1. 1、本文档共1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三章急救技术急救相关护理学PPT

急 救 技 术;气管插管术;禁忌证 1.喉水肿、气道急性炎症及咽喉部脓肿。 2.胸主动脉瘤压迫气管、严重出血素质者, 应百倍谨慎 ;准备工作 器具准备: 麻醉喉镜、 带充气套囊的气管导管、 衔接管、 导管管芯、牙垫、喷雾器、 吸引装置、 供给正压通气的麻醉机或呼吸器及氧气。;适应证 1.各种原因的喉梗阻和颈段气管阻塞 2.各种原因的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3.口腔、颌面、咽、喉、颈部手术的病人, 为了便于麻醉和维持手术前后呼吸道通畅, 可预防性气管切开。 4.各种原因造成的呼吸功能减退;手术所需器械 ;手术方法;气管切开术的切口 ;切断甲状腺峡部 ;向上挑开气管环正中 ;刀刃向上刺入气管,注意进刀深度 ;撑开气管切开口后插入气管套管 ;固定气管套管于颈部 ;环甲膜穿刺术 适应证:   急性喉阻塞,尤其是声门区阻塞,严重呼吸困难,来不及建立人工气道。   ;操作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去掉枕头,肩部垫起,头部后仰。 ;   2.在环状软骨与甲状软骨之间正中处可触到一凹陷,即环甲膜,此处仅为一层薄膜,与呼吸道相通,为穿刺位置。   ;3.局部常规消毒后,以1%普鲁卡因1ml局麻。  ; 4.术者左手手指消毒后,以食、中指固定环甲膜两侧,右手持注射器从环甲膜垂直刺及,当针头刺入环甲膜后,即可感到阻力突然消失,并能抽出空气,患者可出现咳嗽反射。   ;5.注射器固定于垂直位置可注入少量表面麻醉剂,如地卡因等。然后再根据穿刺目的进行其它操作,如注入药物或换15~18号大针头刺入,以解除气道阻塞造成的通气障碍等  ; 6.如发生皮下气肿或少量出血予以对症治疗。 ;环甲膜切开术 对于病情危重,需紧急抢救的喉阻塞病人,可先行环甲膜切开术,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行正规气管切开术。环甲膜切开术的手术要点如下。 ;一、急速将病人放平,头部尽量后伸,喉头充分向前突出。情况十分急迫时可不考虑消毒和麻醉问题。 ;二、术者左手食指摸出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上缘,再用食指和拇指固定甲状软骨侧板,右手持???刀或其他锋利的金属片,稍用力插入环甲膜中部横行切开约1cm(图14-20),用气管钩提起环状软骨(图14-21)或用刀柄或止血钳撑开伤口,使空气进入,随即插入橡皮管或气管套管并固定 ;三、梗阻略见缓解后,应尽快补作正规气管切开术。消毒并缝合环甲膜切口,敷料包扎。 ;四、手术时应避免切伤环状软骨,以免术后出现喉狭窄。 ;五、情况十分紧急时,用一粗的注射针头经环甲膜直接刺入声门下区,亦可暂时减轻喉阻塞症状。应准确掌握进针深度,如过浅针尖孔未刺入声门下区,过深则刺入气管声门下区后壁粘膜内。 ;A, Anatomy;B, Skin incisionover cricothyroid membrane;C, Catheter-over-needle insertion.;D, Guidewire threaded through catheter.;E, Catheter removed.;F, Airway catheter and dilator.;G, Insertion of dilator and airway catheter.;H, Removal of dilator;静脉穿刺术 置管术;动脉穿刺术 置管术;急救技术的应用;包 扎;包扎原则是远心端→近心端,起止处匀环形两圈。;抗休克裤的应用; 一、简史   抗休克裤利用充气加压原理研制而成。用它来处理失血性休克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休克及制止腹内和下肢活动性出血等方面,显示出它独特的功效,成为院前和医院急救复苏中不可缺少的装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应用。   1903年Crile首先用橡皮研制成充气服,它可包裹躯干和下肢,用来纠正术中的姿势性低血压。6年后偶尔救活一名刎颈失血昏迷患者,但由于当时质量问题,未被社会重视。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出抗荷服,专供防止飞行员因脑缺血昏迷而出事故时应用。1958年Gardner报导用抗荷服挽救了一名因植入性胎盘产生阴道大出血的产妇,阻止了腹内大出血,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进入60年代,许多学者对抗荷服结合止血研制成抗休克裤。在越南战场使用后,收到预期效果,后来在美国包括山区很快推广。   我国1981年8月通过了对80和81型抗休克裤的鉴定,并由湖北省襄樊市510厂投产,目前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推广使用。经过动物试验,抗休克裤充气后,有效地降低了受压迫部位血管内餐的压力梯度,使伤口面积变小,出血量减少,再加机体的正常代偿,如血管的收缩、凝血机制的发挥都有助于止血,同时对抗体休克、骨折固定等都有显著效果。  ; 二、抗休克裤的构造   我国自行设计的抗休克裤以1.7m身高为对象,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