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按摩治疗121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刺按摩治疗121例疗效观察
栾军(广州市干部疗养院 广东广州 510530)
【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238-02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为了探究出本病在急性期更为简便、经济、速效的疗法,经121例该病病例治疗的实践性探究,得出针刺按摩疗法在该病治疗上的满意疗效。
【关键词】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 按摩
腰椎间盘突出症 (1umbardiscprotrusion)又被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或者腰椎问盘髓核突出症。其病理机制表现为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纤维环受外力挤压破裂,造成髓核从裂口突出,进而使脊神经根以及周围软组织受到压迫刺激,神经根因受机械性压迫而出现炎性水肿,最终造成腰腿痛、麻木、功能障碍等症状的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因腰部肌肉反复劳损、椎体间顺应性降低、椎间关节紊乱,致使腰椎内的力学性结构失衡,好发人群为 20~50岁青壮年 ,男性发病率较高。
1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121例病患记录均是门诊患者,年龄在26~65岁之间,患者中男性有78名,女性43名,青年最多,壮年次之,老年最少,病程在1h~1个月间。病患中,有90例无法生活自理,58例卧床不起,121例腰部疼痛,121例直腿抬高试验呈阳性,22例排便障碍,4例下肢瘫痪,20例下肢感觉障碍,121例腰部有阳性反应物,100例腿部麻木。
1.2诊断依据及方法
对于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除了患者主诉及X线片、CT诊断,主要依靠手触摸进行诊断:腰椎的排列位置,突出部位,受累肢体以及反应点,疼痛部位,肌肉是否僵硬或痉挛,是否有肿物以及肿物形态,皮下是否有阳性反应物。在病发时,患者会出现功能障碍、疼痛等各种症候群特点。前述症状是诊断依据,也是进行重点治疗的基础。
1.3治疗方法
1.3.1针灸治疗
基本疗程要求:针刺前用75%酒精常规消毒,选取0.3times;(40~75)mm毫针垂直进针,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15-20min。
根据患者疼痛部位差异及病痛轻重决定取穴位及取穴数量多少,并针对性地进行按摩治疗。对从腰部沿足太阳膀胱经脉间传导疼痛者应取:委中、承扶、殷门、秩边、承山、昆仑、申脉等穴位,手法须重,快速提插捻转,使针刺感传导到足部,以达到镇痛、止痛的治疗疗效;对腰骶部疼痛者应取:悬枢、阳关、长强、命门、肾俞、大肠俞、气海俞、上髎、次髎等穴位,手法要稍重,较慢捻针,使患者感觉到有局部放射感,以达到消炎止痛的效果。若患者在腰、臀、下肢等部位有剧痛点、者阳性反应物,用手触摸定位后,用针直刺,并上下提插,使患者有局部胀痛的感觉,从而达到止痛、消散反应物的疗效。以上针刺疗法均快速手摸定位,不留针。疗程为最初1次/d,病情好转后,则每隔1天1次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d。
1.3.2按摩
患者俯卧位,医生再根据病患情况进行对应的按摩治疗。
按摩治督脉:由大椎穴到长强穴,把督脉经线柔和地揉摩3次,力度直达皮下肌肉间,达到调督脉气血、疏通血瘀、消炎镇痛的疗效,按摩程度为督脉经线皮肤发红,患者有发热感、舒适感为宜;按摩足太阳膀胱经:依大杼穴到小肠俞穴,沿着足太阳膀胱经轻柔地揉摩3次,力度达皮下,以达到疏导经脉气血、通经活络、消散突出部位的两侧痛点的气血,使疼痛缓解,按摩程度以沿足太阳膀胱经的皮肤泛浅红,患者有轻热感为主;按摩背、腰肌:自上到下地推拿3次,手法要先轻后重,力度要深达肌肉,重至骨部,从而松弛患者僵硬的肌肉,直至使患者皮肤大面积深红,使患者感到火热胀痛;掐足太阳膀胱经的五虚穴:手法要重、刺激要强,程度不能超出患者的忍受范围,以达到疏通下肢的经气、镇痛等效果;对背、腋、腹侧经筋弹、拨、掐,手法要快而重,以达到舒展、缓解经筋痉挛的疗效,直至病患有热灼感;对痛点和阳性反应物进行拨、点、按:手法应较重,用力拨动患者的阳性反应物,以达到消软、消除痛点及阳性反应物的疗效,直至患者出现胀痛感。
1.4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椎间盘突出复位,腰侧弯变直,腰脊排列正常,腰腿疼痛感消失,阳性反应物消散或软化,腰椎功能恢复正常的情况为痊愈;椎间盘突出复位不彻底,腰侧弯基本变直,腰脊排列基本正常,腰腿疼痛明感显减缓,阳性反应物部分消散或软化,腰椎功能多半恢复的情况为显效;椎间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的选择及中转开腹影响因素分析.doc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β-淀粉样肽的变化.doc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合并心房颤动的筛查及抗栓现状分析.doc
-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治疗.doc
- 急性结石胆囊炎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分析.doc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研究.doc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中Aβ1-42的变化.doc
- 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辨证分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doc
- 急性缺血性结肠炎19例临床分析.doc
- 急性缺血性脑中风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doc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