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心脏移植的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成人心脏移植的护理
王利红 (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三农场职工医院 15563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0-0284-02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脏移植患者的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 配合临床手术,提高心脏移植的手术成功率和早期存活率 本文通过对4例心脏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精心护理和监测,结论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术后监测和护理是提高移植成功率的极其重要的环节。
【关键词】心脏移植 护理
心脏疾病晚期及各种治疗无效的患者。采用供体心脏进行原位移植是临床可行的治疗方法之一。移植方法分为标准法、双腔静脉法、全心脏原位移植法三种。标准法与双腔静脉法的左房手术视野的显露好,移植操作方便、缝合牢靠,吻合口漏血机会少,手术时间短;而全心原位移植法缺少上述的优点。无论选择哪种方法,确保供、受体心脏各吻合口对位正确,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吻合口漏血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一)术前准备
包括病人的思想准备和医护人员专业培训及调整各种药物:
1.改善营养 是提高心功能的重要手段。进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且容易消化的饮食;小剂量口服泼尼松5~10mg/次,3次/d,以促进消化吸收功能;进食不佳的可静脉给高营养;术前间断少量输入新鲜血浆及白蛋白,最好将血浆蛋白提高到60g/L以上,使肢体渗透压升高以利间质水肿吸收,同时加强利尿;强调补充维生素K1,使凝血酶原时间维持在正常水平。
2.使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
3.纠正酸碱、电解质紊乱,预防心律紊乱。应用GIK,同时注意补镁。
4.改善肺功能 每日吸氧3次,每次30分钟;术前1周用地塞米松+抗生素+透明脂酸醉溶液行超声雾化吸入;呼吸训练,如深呼吸、腹式呼吸、咳嗽训练等。
5.肝功能的准备 应用辅助肝功的药物GDC液+大量维生素C+地塞米松+能量合剂,以增加糖原的储备及合成;间断补充血浆及白蛋白,将血清总蛋白提高至60g/L以上,白蛋白达35g/L以上;肌肉注射维生素B1和维生素K1,必要时术前1~2日静脉注射维生素K1以促进凝血酶原的合成,使其达到正常水平,以免术后出血等。
6.术前镇静和肠道准备。
7.完善术前检查项目 包括全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生化全套、免疫学的相关检查(ABO血型测定、淋巴毒交叉试验、HLA血清学定型(微量补体依接淋巴毒试验)、混合淋巴细胞法(MLC),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和ADCC实验)。血清病毒学检查(乙肝五项、巨细胞病毒(CMV),疱疹病毒、EP-STEIN-BARR病毒)、细菌学检查(鼻咽部、尿、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PPD流行性腮腺炎皮肤试验;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3次),女病人阴道细胞学检查)、其他检查(X线胸片、肺功能、动脉血气、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全导心电图、心脏核素检查)。
8.药物准备 除准备心外科常用药物外,准备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A (CSA)、甲基泼尼松龙、泼尼松、硫唑嘌呤、FK506,OKT3。
(二)移植术后心脏排斥反应的监护
1.超急性排斥反应 多发生于术终早期立即出现供心复跳困难,各种药物、辅助循环均不能奏效,最终造成心肌急性广泛性缺血和坏死。
2.急性排斥反应 多发于术后1~20周,以2~10周发生率最高。应掌握好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监护,若不及时发现纠治,也可引起严重的心肌损害和广泛坏死。
3.慢性排斥反应 多发生在心脏移植1年之后。此期间可能供体心脏加速发生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冠状动脉高度狭窄和闭塞而导致心脏缺血和梗死,最终病人可因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而死亡。在此期应尽量减少环孢素A和皮质类固醇的用量,尽早应用祛脂药和抗血小板聚集药,以预防冠状动脉增殖性病变。
(三)心脏排斥反应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点
注意观察症状:逐渐康复的病人又重新出现乏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活动后心悸、气短,特别是术后1个月内,如病情趋于平稳时,突然出现上述症状,应高度怀疑急性排斥反应。病人心脏扩大、心率增快、心音低弱或有奔马律,如伴有心律失常、血压降低及心功能不全的征象也应高度警惕急性排斥反应。定期进行各项检查。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扫描、血液及免疫学监测。
心内膜心肌活检仍是监测心脏排斥反应最可靠的金指标,但检查后应密切观察是否发生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室壁穿孔、栓塞、穿刺部位出血、感染。
(四)术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病机探微.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体会 邹晓玲.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研究.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脑梗塞形成原因分析.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分析.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治探讨.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整体护理干预探讨.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N-端脑钠肽前体变化和意义的探讨.doc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表型的研究进展.doc
- 生物化学课件第一章蛋白质.ppt
- 基于生成式AI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教学与图书馆资源整合创新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生成式AI辅助写作框架构建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团队创新工作方法的实用培训课件.pptx
- 初中物理教学探索:运用机器学习在数字化学生实验成绩异常值识别及教学改进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网络化教学资源对课程思政的支撑作用.docx
- 高中化学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用户体验提升路径探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地理教学评价结果的可视化策略与实践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助力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均衡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选择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冠心病合并房颤的抗凝抗栓策略.ppt VIP
- 副高中医护理试题及答案.docx
- 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课程.ppt VIP
- 注册安全工程师中级其他安全生产专业实务(电气安全)模拟试卷3.pdf VIP
- VD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中文版.pdf VIP
- 汉威KB500可燃气体报警控制器使用说明书.pdf
- 2024-2030全球摩托车和机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4-2030全球全面式蓝牙摩托车头盔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神木市东安煤业有限公司煤炭资源整合项目(0.60Mt_a)(重大变动)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高清版)DB11∕T 1702-2019 生活饮用水样品采集技术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