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强VS500强:此强非彼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0强VS500强:此强非彼强

50强VS500强:此强非彼强 本文由网络创业奇人顾棽妩独创 VS   两个榜单上的面孔浮沉也让我们逼真地看到现代商业之路的变幻。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相同又不同的资料里找到一点线索,为这条布满玫瑰和媚眼的道路刻上些许描述的路碑,来增进对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财富走向的理解? 《商业周刊》50强刚刚评出,《财富》500强又如期而至。这是它们的品牌,也是它们的花边。 我们也赶着潮流,望着榜单上花花绿绿的公司起起落落,暗地里私下分析,阳光下加紧幻想,在唏嘘中构想那几乎不可能的奢华。 唏嘘之余,我们发现,同是重要的排行榜,它们是那么相同又那么不同。相同的是它们都为我们提供了某种参考,它们明确无误地表达了这个大时代的变动和产业的调整。回头看看,在1980年进入《财富》500强的企业能留在今年《财富》500强的只有20几个,如波音公司、通用汽车、IBM等。那些早年异常吃香的制造型大企业也已经从《商业周刊》50强名单里蒸发了。不同的是上榜的明星们总是有那么多的差别,如今年的《财富》500强的冠军沃尔玛甚至都没能上得了《商业周刊》的榜单。 两个榜单上的面孔浮沉也让我们逼真地看到现代商业之路的变幻。我们是否可以从这些相同又不同的资料里找到一点线索,为这条布满玫瑰和媚眼的道路刻上些许描述的路碑,来增进对我们这个大时代的财富走向的理解? 榜上名单:变与不变 今年《财富》500强排名的变化不大,沃尔玛连续第四年位居榜首,前十名中惟一的变化是IBM由第九位滑落至第十位。时代华纳旗下的《财富》杂志从1954年开始公布年度销售额排名,自那时起,只有沃尔玛、通用汽车和埃克森美孚曾经占据过排行榜头名的位置。 而《商业周刊》50强的名单与以往相比,却有很大不同:在新50强当中,近六成入围企业是“新面孔”。有评论认为,这标志着美国商业环境在发生变化。 今年有一些知名企业跌出了《商业周刊》50强。通用电气公司落选是最大的冷门。《商业周刊》认为现在外部情况发生了变化是原因所在。几年前,通用电气的动力部门发展迅速,当时正是世界动力设备需求最旺的时候,但现在已今非昔比。而在《财富》500强中,通用电气公司依然占据着第9名的位置。 《财富》500强企业排名的主要依据是2004年的营业收入,沃尔玛2004年营业收入为2881.89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了11%,毫无争议地位居首位。埃克森美孚公司2004年销售额为2707.72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27%,主要原因是每桶原油已冲破50美元大关,且每加仑汽油价格也超过2美元,因此排在《财富》500强次席。此外,在《财富》杂志的净利润排行榜上,埃克森美孚连续第二年排名首位,并以253亿美元的净利润打破了福特汽车1998年创下的纪录。 而今年《商业周刊》50强的“状元”是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纽柯钢铁公司。排名第一的企业来自传统行业,而且是钢铁这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实让很多人感到意外。纽柯钢铁公司去年的排名仅为251位。它短期内获得如此佳绩的原因在于“转型得当”。 2004年,《财富》杂志跟踪的42个行业中有38个实现利润增长,而电子、电气设备、医药、电信和航空等行业则出现净利润下滑。受中国对原材料需求增长的推动,以及日用品价格上涨,2004年金属厂商的净利润增长了800%以上。《财富》杂志编辑贾尼斯·雷维尔(Janice Revell)表示:“2004年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家企业只要生产原材料,它就可以挣钱。” 与《财富》500强相同的是,在《商业周刊》50强排行榜中,重工业和石油业都表现抢眼。去年高涨的石油与金属价格使得相关公司的名次皆有所窜升。《商业周刊》50强前十位企业中有六家是大型石油公司。 两个榜单上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仅仅自身利润丰厚,同时也给投资者带来了巨额的回报。2004年持有《财富》500强企业股票的股东都获利颇丰,《财富》500强指数显示,去年这500家企业的总回报率高达10.3%。 评判标准:做大与做强 与往年一样,两个榜单上的结果大相径庭、对比强烈。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两个榜单的评判标准来分析,试着找出答案。 《财富》500强的评选完全依据公开资料,并根据《财富》杂志对企业界的长期研究来进行。目前,通常所说的全球500强名次都是根据营业收入排定的。评选首先根据《财富》杂志资料库中的数据按营业收入寻找1100家候选公司,然而向这些公司发放调查表并要求他们提供公司的财务报表,接到报表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核对和求证。此外《财富》杂志还会通过其它渠道掌握这些公司的资料。 500强的评选方式,使得公司提供的信息成为决定性的因素,从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另外,各国企业所有制的不同以及财会制度的差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