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常见疾病CT诊断PPT.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颅脑常见疾病CT诊断PPT

硬膜外血肿 硬膜外血肿 硬膜下血肿 分为急性硬膜下血肿和慢性血肿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分为三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血肿发生颅脑外伤后,CT表现为大脑半球凸面颅骨内板下的新月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以额顶部为最常见,可跨颅缝,但不越过中线。 慢性硬膜下血肿 好发于50岁以上老人,可无外伤史或轻微外伤史。是由于静脉血缓慢渗出到硬膜下间隙所致。CT表现取决于最近一次出血至影像学检查的间隔时间。 急性硬膜下血肿 急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 以急性多见,常位于额、颞区,一侧或两侧,单发或多发 CT上呈高密度影,边缘多不整齐,血肿周围有脑水肿,病侧侧脑室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 脑挫裂伤 常发生于着力部位及其附近和对冲部位。脑挫伤呈低密度区,边缘不清 脑挫裂伤则表现为在低密度区中散在分布有点状和小片状高密度出血灶,病变广泛者可伴有脑室受压变形 脑挫裂伤 外伤性气颅 颅骨骨折 头皮异物 颅内肿瘤 颅内肿瘤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分原发和继发二类, 原发性颅内肿瘤 肿瘤发生于脑组织、脑膜、脑神经、垂体、血管和残余胚胎组织。年发病率7.8-12.5/10万人。男性略多于女性,幕上多于幕下。 继发性颅内肿瘤 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或侵入颅内,以肺癌脑转移最多见,主要经血流到颅内。 神经胶质瘤 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约占原发颅内肿瘤的50%,85%以上胶质瘤位于幕上, 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 星形细胞肿瘤,约占胶质瘤的75%,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成人多发生于幕上,儿童多发生于小脑。 CT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少数可有钙化,周围水肿情况及强化程度看肿瘤病理分级。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星形细胞瘤 少突胶质细胞瘤 多发生于大脑半球,生长缓慢,额叶最常见,位于白质,可向皮层或软脑膜扩展,肿瘤没有包膜,但境界清楚,主要见于成人。 典型的CT表现 肿瘤多表现为有钙化的混杂密度,钙化的发生率高达70-90%,钙化多位于肿块的周边部,条带状钙化较有特征。水肿轻微,占位改变 增强扫描可轻至中度强化。 室管膜瘤 为一种少见肿瘤,多发生于脑室内,约1/3的室管膜瘤可发生于脑实质内。 平扫表现为稍高密度肿块,可囊变和钙化,常伴有梗阻性脑积水 增强扫描病灶强化 室管膜瘤 脑膜瘤 为最常见非胶质原发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主要起源于蛛网膜帽状细胞,少数来源于硬膜的成纤维细胞、蛛网膜和脉络膜。 多发生于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脑凸面,蝶骨嵴、颅底、桥小脑角和侧脑室。 多有完整包膜,基底部附着于脑膜。 多见于中年人,40-60岁好发,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少见,多位于脑室内。 脑膜瘤 平扫多表现为均匀的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肿瘤内可有砂粒样钙化,呈高密度影。肿瘤多数呈圆形或略呈分叶状,少数肿瘤可见坏死和囊变所致之低密度 病灶周围水肿变异较大,多数水肿较轻。 邻近骨质可有增生或破坏性改变 增强扫描,除钙化、坏死和囊变区外,肿瘤增强十分明显,可见脑膜尾征。 * 颅脑常见疾病的CT诊断 一 颅脑基本解剖 二 常见疾病 (1)脑血管病 (2)颅脑外伤 (3)颅内肿瘤性病变 (4)颅内感染性病变、 蝶窦顶部层面 筛窦 桥脑 小脑中脚 小脑蚓 小脑半球 第四脑室 海绵窦 颞叶 桥小脑角池 蝶窦 乙状窦 基底动脉 视神经 小脑延髓池 鞍上池层面 中脑大脑脚 外侧裂池 额叶直回 四叠体池 海马 环池 枕叶 脚间池 颞叶 侧脑室下角 小脑蚓 下丘 侧脑室体部层面 颞叶 侧脑室体部 放射冠 额叶 胼胝体压部 上矢状窦 枕叶 胼胝体膝部 尾状核体部 纵裂池 大脑镰 透明隔 半卵圆区上部层面 大脑镰 顶叶 放射冠 上矢状窦 额叶 额中回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前沟 中央后回 中央沟 中央后沟 中央旁小叶 脑血管病 脑梗死 脑出血 动脉瘤 可为广泛性或局限性。常在发病24小时后,呈现为低密度区 其形态和大小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大小和部位 深部动脉受累时,呈现为内囊、基底节区小片状低密度灶。直径小于15mm的病灶称为腔隙性梗死 部分脑梗死增强扫描时呈斑点状或脑回样强化 脑梗死 腔隙性梗死 大脑中动脉梗死 梗死6小时内,左顶叶脑沟显示不清。 梗死24小时后,左顶叶大片状低密度灶。 大脑中动脉梗死 脑出血 常继发于动脉硬化、高血压、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出血性疾病、外伤和肿瘤等亦可继发脑出血。 发生率顺序: 基底节---丘脑---脑干---小脑---皮质下脑白质 右侧基底节区出血 丘脑出血 脑室出血 脑室出血铸形 脑室引流10天后 脑干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