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泡泡网80后创办人——李想创业过程分析12
泡泡网80后创办人 —李想创业过程分析 创业管理课作业 姓名:黄晓翔 班级:工商管理081 学号:20080400128 目录一、前言………………………………………3二、李想档案…………………………………3三、李想的数学公式——李想个人性格分析………45%=200%45分钟=100%52亿=07四、李想创业过程分析 ………………………71、寻找合伙人82、寻找商业模式,发现缪斯103、守好江山,管理新企业154、建立核心竞争力165、“自己煮方便面太贵”,降低运营成本19五、我的参悟与总结………………………………………20前言早在高中看南方人物周刊时我已经对李想这位80后新贵有所认识,这个学期在创业课的视频上看到了中央台的一个节目视频,李想作为嘉宾并被邀请参与节目,在节目上他说话的方式和“偏执狂”的性格,让我对这个人物很感兴趣,借着这次创业管理作业的机会,我花了很多很多时间,查了很多关于李想的资料,深入了解反复思考,结论是无论从个人性格上还是团队管理、商业模式的经营上,李想确实是一个令人佩服的创业天才!“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25岁的李想晋身“中国十大创业新锐”。他是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80后创业群体首次进入该榜单。他创业6年,24岁,身价已在1亿以上;他,27岁,身价已过2亿;他,出生于80年代,在本该求学的年龄当起了老板,18岁开始创业;他,敢作敢为,数年间用智慧赢得了过亿财富,张扬的个性下是他执着的理想。他的公司拥有着行业内最大的市场份额,他高中毕业就开始创业,没有上过大学却管理着150名大学毕业生,入选“全国十大创业新锐”人物,曾经面对公司员工的集体出走,也曾经面对互联网的春暖秋凉,这个27岁的年轻人究竟有怎样的非凡之处?以下是对李想这个人物和创业过程的叙述。二、李想档案职务:/view/337679.htm泡泡网(北京泡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出生日期:1981年籍贯:河北学历:高中身价:两亿元(2008)创业经历:1998年前,给《电脑报》等报刊撰写稿件; 1998年,做个人网站; 1999年,高中毕业; 2000年,注册泡泡网并开始运营; 2001年下半年,从石家庄来到北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 2005年,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创建/view/1272140.htm汽车之家网站; 2006年5月,被评为“中国十大创业新锐”。手下团队:150人创业时间:1999年据统计,每天至少有一家媒体直接报道李想,至今已有400多家媒体对其进行过报道李想的数学公式——李想个人性格分析5%=200% “如果做一件事你比别人多付出5%的努力,就可能拿到比别人多200%的回报。”这段话被人们称为“李想定律 ”。 身为年轻的CEO,他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李想就是“李想定律”的忠实执行者。父亲郑重叮嘱李想:“儿子,爸爸只希望你能快乐。”他则哈哈一笑:“喜欢的事情,我就不会觉得辛苦,工作是我最大的快乐。” 这个年轻的“工作狂”,自从迷上电脑就“走火入魔”。 初一的时候,他梦想拥有一台电脑,可并不宽裕的家庭条件让他取消初衷,只能“纸上谈兵”;初中三年,他收集所有关于电脑知识的杂志、报纸、书籍,曾经拿着地图,跑遍石家庄市所有的邮局,只为了一本“听说不错”的专业杂志! 初中毕业,李想考上了一所不错的高中,“更有意义的是”,父母承诺奖给他一台电脑!去电脑城攒机子那天,他跟老板一一报出各种配置以及市面上最低的价格,语气特别行家。后来,老板成了他的朋友,恨恨地说,“你小子的那台机子,我才挣了300块钱,要不是闲着,才懒得理你呢……”他哪知道,当时这个“行家”居然连鼠标都没用过! 触网两个月,他就开始制作个人网站,介绍计算机硬件知识。当时正流行DIY,许多电脑爱好者都喜欢自己玩儿硬件,类似的网站高达上百家。从小争强好胜的李想,见到别的网站访问量比他高,居然斗胆放言:“别人做得好,我将来就要比他还好!”网友都拍砖骂他:“这小子够狂的!” 英雄却被一分钱难倒,他总是陷入昂贵的上网费危机。有一次,他看到一篇推荐某品牌3D显示卡的文章,心又痒痒,攒了零用钱买来产品一用,大呼上当,对方“肯定用都没用过就瞎编”!心平气和之后,李想决定写些货真价实的文章,就自己的使用经验,介绍一些品牌硬件的优劣,让其他的用户获益。 从此,他定时在网上码字,也给各家电脑类媒体投稿。早晨4点钟起来,浏览国外网站,寻找新资讯,及时更新个人网站,7点钟上学,放学之后泡论坛,试用新品,大写评论……那点公益心,换来了每月高达千元的稿费,随之而来的,是网站日益飙升的访问量和网坛不错的口碑。 那一年正是互联网经济高涨的年头,“遍网黄金似的,钱多得到处砸,到处都是广告。” 李想的网站日访问量逾越1万人次,也吸引了广告商的注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