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通过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看当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民族学理论基础与前沿课程论文
河 南 大 学
题目:通过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看当代中华民族
多元一体格局
姓 名 曹 睿
学 号 104753111295
学 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
课程名称 民族学理论基础与前沿
班 级 文五班
任课教师 马晓军教授
通过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看当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摘要:
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为我们认识中华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件有力的认识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通过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我们看到只有坚持“多元一体”,各民族互帮互助,和平共处才能实现各民族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正文: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形成的。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学者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理论“是在确认各民族平等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上对现实民族关系的判断,对研究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轮廓”。⑴其贡献在于“提出并通过论证而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民族和文化的总特点提供了一件有力的认识工具和理解全局的钥匙”⑵。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新一轮的民族融合和共存的问题,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找到什么借鉴呢?下面通过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浅谈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当代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契丹民族的历史兴衰及原因
(一)在我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曾有一个搏击长空的鹰之族扶摇而起,又神秘消失,这就是契丹。关于契丹族的起源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茫茫的北方草原上流淌着两条河流,一条叫西拉木伦河,意思是“黄水”,人们把它看作是黄河在远方的女儿,所以文献上写作“潢河”,另一条河叫“老哈河”,也叫“土河”,两河流域孕育了草原上的文明。传说中,一位驾着青牛车从潢河而来的仙女,与一位从土河骑着白马来的仙人,在两河的交汇处相遇,两人相恋,并结为夫妻,他们便是契丹族的始祖。历史学家根据这个传说和一些相关史料的考证,对契丹族的起源作了如下解释:他们认为仙女和仙人所代表的分别是居住在两河流域的两个原始氏族,一个以“白马”为图腾,居住在“马盂山”,一个以“青牛”为图腾,住在“平地松林”,后来两个氏族都迁徙到两河汇聚处的木叶山,他们联姻繁衍,他们的子孙繁衍成为八个部落,逐渐发展成为以后的契丹族;也有一种说法说白马仙人和青牛仙女生下的八个儿子就发展成了后来的契丹八部,然隋朝时契丹分为十部。⑶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外兴安岭,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西喇木伦河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八部,年号神册,建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大辽;1124年,契丹人在中京城下与女真人决战失败,贵族耶律大石率几十万部众迁至漠北,延续了辽政权;1125年,辽国灭亡;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西辽政权最终于1218年被蒙古所灭⑷。据史料记载辽国灭亡的时候拥有数百万之众,那么百万契丹人哪里去了?契丹人用自己的文字留下了大量的史料,但是辽亡之后能辨认这种文字的人或死或逃,这些典籍也就成为无法解读的天书。因此,后人只能根据各种只鳞片爪的史料和传说来推测这个民族的归处。众说纷纭,但几乎每一种说法都缺乏可靠的依据。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近代经DNA测序证明达斡尔人、云南“本人”是契丹后裔。
(二)契丹民族衰亡原因浅析
此后的史书中再也见不到他们的踪迹。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强悍的马背上王朝走向灭亡?简单分析后有以下几种:
第一、皇室内部政变频繁,战争失败。1114年(天庆四年)春,完颜阿骨打正式起兵反辽,一开始天祚帝不将阿骨打当作大的威胁,此年所有他派去镇压阿骨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