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与食品安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塑料与食品安全

锦水小学食品安全教育 ——塑料与食品安全专题教育 塑料与食品安全 塑料是什么?塑料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也称为高分子聚合物,是利用单体原料以合成或聚合反应方式生成的材料。1872年,德国化学家阿道夫·冯·拜尔在实验中发现苯酚和甲醛反应后,试管底部出现顽固的残留物,由于拜尔当时的研究目的集中在合成染料上,他并未意识到这种黏糊糊的不溶物质将开辟人类合成材料的新纪元。从1904年开始,美籍比利时科学家列奥·亨德里克·贝克兰开始研究这种化学反应,3年后他得到一种糊状物质,模压后成为半透明的硬塑料-酚醛塑料。1907年7月14日,贝克兰注册了酚醛塑料的发明专利。   塑料由于其耐侵蚀、具有良好绝缘性能、质量轻且坚固、价格低廉、可塑性强、容易着色等优点,在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领域用途日益广泛。时至今日,塑料产品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系列产品,在汽车、航天、建筑、通讯、包装材料、农用薄膜、医药产品、各种管材、塑钢门窗、建筑板材、人造皮革、食品与饮用水包装、餐具等领域,都可以发现其存在。塑料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基本材质。   塑料种类繁多,与食品相关的主要塑料品种涉及:   聚乙烯塑料(PE)-用于生产食品袋、保鲜膜;   聚丙烯塑料(PP)-用于生产微波炉餐盒;   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塑料(PET)-用于生产矿泉水瓶、饮料瓶;   聚碳酸树酯(PC)-用于生产水壶、水杯、奶瓶;   聚苯乙烯塑料(PS)-用于生产快餐盒、桶装方便面盒。   塑料依据其用途、理化特性与加工方法,有多种分类。简单概括,我们通常使用的塑料并不是单一物质,包括了基本成分-高分子聚合物或称合成树脂,以及为了改进塑料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润滑剂、稳定剂、着色剂等。   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需求,人们逐渐意识到与人们密切接触的塑料不仅带来了种种生活上的便利,塑料成分与添加剂中有害单体和各种分子物质的迁移,有可能带来潜在的危害。尤其在食品卫生领域,致癌保鲜膜、致癌餐盒、回收聚碳酸树酯塑料加工饮用水桶、餐具重金属迁移量、微生物超标等问题,尤其是儿童奶瓶中的双酚A,台湾运动饮料含塑化剂,以及近期酒鬼酒中“塑化剂超标”等社会热点问题,使人们对塑料材质的安全性大加质疑,派生出还有什么可以吃、还有什么可以用的感叹!但是以当今塑料在我们身边应用的范围与规模而言,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塑料一定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吗?塑料由人类所发明,塑料的安全应用难道不能被人类所掌控吗?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时刻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的困惑。塑料由人类所发明,通过对其基本成分与添加剂有害物质的有效掌控,人类有可能获得基本健康权益的保证。 ??? 卫生部于1990年11月26日颁布了我国《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办法》,其管理范围涉及接触食品的各种塑料食具、容器、生产管道、输送带、包装材料等,也涉及到及其所使用各种助剂。管理办法要求合成树脂及加工塑料制品应符合各自的卫生标准,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食品用塑料制品必须在明显处印上“食品用“字样。   塑料基本成分单体的迁移量,与人类健康有关。部分热固性塑料加热时分子链发生交联,一旦成型后再加热也不会软化,正常使用条件下不会发生单体迁移,可以用于食品容器与食品包装材料。   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塑料用于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的材质,耐热至65,耐冷至-20,适合装暖饮或常温饮料,加热易变形,有研究报道饮料瓶连续使用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增塑剂,因此不要用来做为盛水容器。网上曾经有报道,瓶装水在车内暴晒,会产生塑化剂等有害物质,但是近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证实,完整包装的瓶装水在车内暴晒7天并无增塑剂析出菌落总数未见明显变化。但是,如果是开瓶饮用过的瓶装水,由于外界细菌的进入,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导致细菌的滋生。   聚乙烯和聚丙烯两种单体沸点低,易挥发,一般不存在残留的问题。食品级低密度聚乙烯用于保鲜膜等食品包装,常温条件下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可能析出有害物质;而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出;因此,用微波炉加热食物,需要先要取下保鲜膜。聚丙烯微波炉餐盒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加热的塑料盒,需要注意一些微波炉餐盒,盒体是以聚丙烯制造,但盒盖是用聚对苯二甲酸乙酯塑料(PET)制造,由于PET不能耐受高温,不能与盒体一并放进微波炉加热。   聚氯乙烯塑料(PVC)的软化或熔融范围只有75-90摄氏度,接触食品中的脂肪或在高温条件下,有可能析出氯乙烯单体,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体神经系统、肝脏、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而且氯乙烯有确切的致癌效应。因此聚氯乙烯塑料通常不能用于食品的包装。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 CAC) 规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氯乙烯单体应当≤1.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