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广开渠道 开源节流
让人目眩的花瓶
长沙市芙蓉区五一中路小学 陈阳梅
情景说明:
我先生出差回来,带回一个非常精致的花瓶。流线的造型、淡雅的色泽、原生态的图案,简直让我爱不释手。下午正好是两节作文课,我眼睛为之一亮,对!就让我的学生下午观察这个花瓶,写一篇作文。一打上课铃,我就把早已装进袋里的花瓶提进了教室。一进门,我就兴致勃勃地说:“今天,我们来描写静物——花瓶。” 还没等我把这一至宝呈现出来,就有一个调皮鬼嚷开了:“一定是你男朋友送的!”我嗔怪地一笑便和孩子们卖起了关子。
案例经过:
“是吗!来,听听你的高见!”
“送给您花瓶,正好就可以把玫瑰花插在里面!陈老师,您过生日啦,还有情人节啦,都收过玫瑰花吧?”小家伙诡秘地一笑,想套我的话。
“不是陈老师男朋友送的!前一阵陈老师您不是出差吗?一定是您自己精心挑选的旅游纪念品!”一个小女生煞有其事地推理。
“我觉得应该是杨涵同学送给老师的,上个星期,她不是跟随她爸爸妈妈去了澳大利亚吗?她临走时送给了我一个芭比娃娃,我想一定也送给了老师一件小礼物!”
几个同学的发言似乎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的漠不表态更让孩子们的好奇心剧增。许多小手纷纷举了起来。
“陈老师,是不是我们的班干部想的主意,送您一个花瓶,每天插上鲜花,当您批改作业累了的时候,可以闻一闻花香;当您烦恼生气的时候,可以欣赏一下花瓶里的鲜花,就好像看见我们灿烂的笑脸。”
“对,老师,不同的鲜花可以代表不同的心情。黄色的百合象征快乐;白色的满天星代表关怀!您插上不同的鲜花我们就知道您的心情怎么样了。这花瓶就是您的——您的心情伴侣!”
孩子们的种种设想让我惊呆了,他们的思维如此开阔;他们的语言如此优美;他们的知识如此丰富!望着那么多举起的小手,我知道此时要让他们一一表达就是花上两节课时间也不够。我顺势一导:“谢谢你们,你们让这个小小的花瓶有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身世(板书:来历),也让我知道一个小小的花瓶能有这么多的作用(板书:作用)!那,一个什么样的花瓶才配得上你们陈老师呢?”
孩子们的潜在力一触即发,一个个沉浸在自己的想像当中。我自己也开始遐想着这个花瓶的形状、颜色、花纹。
“这个花瓶应该是流线型的!”“流线型的?”“就像我们平常见的葫芦那样!”“这个比喻挺不错,让我们一下就知道这个花瓶的造型了。”我及时在黑板上板书“比喻”二字,希望后面的孩子也能用用这一修辞手法。“可葫芦黄不溜秋的,配得上我吗?”我紧接着追问。“不是那样的,这个葫芦似的花瓶是粉红色的!”那就像——“就像美丽的公主穿上了粉红的衣裳!”孩子们一下都反应了过来。
“老师,我想这个花瓶就是圆柱形的,淡蓝的低色上有三只可爱的小猪。一只翘起屁股在闻花香;一只挺着肚子在追蝴蝶;还有一只侧卧在草丛里睡大觉呢!”
“真可爱,要是我真有一个这样的花瓶,望着这几只小猪我的烦恼一定会烟消云散的!”孩子们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恩恩恩地想发言了。望着如此热情高涨的学生,我兴奋地说:“同学们,我知道你们心中的那个花瓶一定比我袋子里的漂亮一千倍,可谁的最精致,最能让我动心呢?赶快把你们所想的写下来,下节课我们来进行一次选美大赛!”当孩子们跃跃欲试时,我指着黑板上的板书稍加点拨:“来历、作用、形状、颜色、花纹等等你们所想到的都是写作的角度。开始动笔吧!”
自我反思:
1、作文课应创设愉悦的氛围
我们知道面对作文,绝大部分老师一提起就眉头紧缩;学生则是“横眉冷对草稿纸,俯首咬断铅笔头”的状态。而这节课孩子们始终在一种积极思维、跃跃欲试的状态中。思索过后,不难发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一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声嗔怪、一句调侃,都是课堂氛围的调节剂。它能让孩子感觉到老师的那份亲切、那份随和。自然而然,他想到什么,就敢说什么;他怎么想,就敢怎么说。引导孩子把自己想说的都说了出来,那还愁写的时候无话可写吗?记得一位老师说过,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试想一个老师一走进课堂就面带严肃,自己就把写作看成是一件很畏难的事,学生还怎么能轻松。作为老师要用自己满腔的热情、智慧的火种、健康的爱心,充分调动学生敢于表达的情绪,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设出师生心灵交流的和谐境界,只有这样,作文才不再是苦差事。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才能分享各自的生活体验和价值观
2、作文课应留出想象的空间
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表现,不禁让我想起一个故事:1911年,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在巴黎罗浮宫被盗,好奇和愤怒的人们纷纷来馆,看原来挂着那幅画的空墙。令人吃惊的是,两年,来看空墙的人竟比过去几年中欣赏这幅画的观众还多一倍。“空墙效应”。我教学是如此。古话说得好:“钟不空则哑,耳不空则聋”。意味着更多的是展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