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藤野先生》导案
《藤野先生》导案
.
年级:八年级下 学科:语文 编号:bnj-x-yw1(1-3)
主备人:夏才兰 审核(签字): 审批(签字):
课题:《藤野先生》 课型:新授课 审批时间:2016年2月 日
导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2)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中心来分析文章主旨。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尚品质,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导学重点:
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导学难点:
理解本文作者与藤野先生的浓厚情感但仍弃医从文的思想原因。
导学时间:三课时
导学手段:
1.计算机辅助教学;2.学案
导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查找教学用的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3.编制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课前搜集有关作者、作品及背景知识。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他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被誉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第一声春雷”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等,都收集在《鲁迅全集》里。
作品集 作 品 选自该文集的已学过(或将学)的课文 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孔乙己》、《故乡》、《社戏》 散文集 《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 散文诗集 《野草》 《雪》《风筝》 杂文集 《且介亭杂文集》《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二)作品简介——关于《朝花夕拾》
1926年2月至11月间,鲁迅追怀往事,写了10篇散文(“朝”读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陆续发表,总题《旧事重提》;到1927年5月编订成书时,才改为《朝花夕拾》。在这组文章里,鲁迅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以青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线索,真实而动人地叙写了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朝花夕拾》中所写的人和事,往往饱含着作者强烈的爱憎情感,在平淡的叙述中寓有褒贬,在简洁的描写中分清是非,使回忆与感想、抒情与议论和谐地结合起来。
(三)时代背景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1926年“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日本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3月18日,北京群众五千余人,由李大钊主持,在天安门集会抗议,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祺瑞竟下令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伤二百余人,李大钊、陈乔年均在斗争中负伤。)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导学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相关常识;
2.快读课文,积累字词;
3.把握文章结构;
4.初步感知人物品质。
导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教师: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为什么在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涂料用滑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1年护士资格考试统考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pdf
- HGT3737-2018 厌氧胶粘剂行业标准.pdf
- SPSS16.0教程完整版课件.pdf
- Axure-RP-9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慕课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pdf
- WWT 0043—2012碳十四年代测定骨质样品的处理方法.pdf VIP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docx VIP
- 【40套试卷合集】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英语九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全套课件】.pdf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试题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