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榉根岭古徽道初探.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台县榉根岭古徽道初探

石台县榉根岭古徽道初探桂盈满(池州市第三中学,安徽 池州 247000)[摘要] 徽州地处万山之中,对外交通主要倚赖水运,陆路艰难。 学者对徽州陆路交通研究也较少。 近年在池州市石台县发现的榉根岭古徽道给我们留下宝贵的遗迹。本文试图介绍其基本情况,分析古徽道的历史沿革,探讨其经济军事及文化功能,研究榉根岭古徽道,有助于更 全面地认识徽商外行的交通条件和徽商兴起的自然条件。[关键词]榉根岭;古徽道;商贸;军事[中图分类号]K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04(2013)01-0084-05近年来,石台县仙寓山古徽道遗址渐渐拂去面纱,为世人所关注。 我们曾多次驻足,搜集材料、测 量拍照、走访录音,本文拟介绍初步研究成果。凿痕是为增加摩擦力以防滑。 山道一侧为山体,一侧为山崖。 山体部分皆有山石整齐的垒砌,应该是 防止滑坡酿成事故。 两侧皆有很多或大或小树木。 今天我们仍可见继保亭,古稀亭,玉泉亭,启源亭, 玉泉井,饮水槽等,其框架及碑刻保存较好(具体可 见下表 1)。 石亭以厚重整齐的条石垒砌,掩映在树 林中,坐落于平坦处,用之避风雨日晒和憩息餐饮。 目前,石亭表面多布满青苔,内壁多刻有文字。 在崇 山峻岭上肩挑背驮本来就是极其劳累的活儿,肩上 既已负重,脚板还要攀登。 榉根岭古道,虽铺以石 阶,但不少路段仍极陡峻。 山深洞多,往往伏匿盗 贼,为防意外,他们多是结伴在白天行路。 所谓“半 夜起床上徽州”,且挑货的扁担多制成矛担,即在两 端包上铁皮,做成尖矛状,扁担多用桑树细干做成, 因其柔软而有弹性。 一旦遇险,就迅速翻转矛担,两 头的货物即刻落地。 矛担也就成了制盗的利器。表 1 榉根岭古徽道及榉根关遗址和文物表榉根岭徽道概况榉根岭海拔806 米, 因旧时盛产红榉树 , 即红 木而得名。 据《本草纲目》,榉树“皮似檀槐,叶如栎 槲”[1]。 榉根岭地理坐标为:东经 117°59′,北纬 30°24′, 其徽道北连珂田的石板岭鸦雀岭鸡头岭新岭秋蒲 河等古徽道,南连祁门的箬坑闪里等古徽道,途中 建有无上庵圆通庵以及客栈茶亭,今只余残迹。 有 论者认为,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生态环境 最优、风景最美、最长的青石板铺就的,充满诗情画 意的古徽道”[2]。 迄今仍然保存完好的路段,北起石 台县珂田乡新店村, 南至榉根岭脚下的园通庵遗 址,全长 7.5 公里。 共计石板约 2 万多块,台阶 18 万余步。 徽道沿线每隔三华里左右,便横跨古道建 有一座石亭,亭内有石凳,两侧有耳房,专供行人小 憩或食宿之用。 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亭,有“啟源 亭”、“玉泉亭”、“古稀亭”、“继保亭”等。 每个石亭内 均有建亭时的石刻碑记。 沿途石碑、石刻颇多,充满 着诗情画意, 为徽文化研究提供珍贵的实证资料。 古徽道在榉根岭被盘山公路拦腰而折为两段,人称 “上七下八”,山道骤然变陡,约达 70 度,为荒草所 掩。 道的一侧即是悬崖,虽有杂树丛生,也望之惴 惴。 约数里路后,始稍平坦。 在往祁门方向的一段陡 峻曲折程度稍轻,且保存完好。 几乎每级石阶上均 有凿痕,凿痕有竖有横,做工精细。 显然,山路险峻,1建筑物名称 数量单位规格(m)(地面)面积(m2)古徽道继保亭 古稀亭 玉泉亭 启源亭 玉泉井 石拱桥 平石桥 红豆杉 罗汉松 榉根关 石碑石刻无上庵 圆通庵段座 座 座 座 口 座 道 棵 棵 座 块 件 处 处长 7400 宽 1.3长 7 宽 4 高 2.6长 5 宽 3.8 高 2.6 长 5.6 宽 4 高 2.3 长 7.6 宽 4 高 2.81111113511153119600281922.430.4胸围 4.8 高 25胸围 1.8 高 4.0长 18 宽 5 高 3.590(遗址)(遗址)260420收稿日期:2012-09-16基金项目:安徽省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建设项目。作者简介:桂盈满(1973— ),男,安徽贵池人,池州市第三中学教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研究。第 1 期桂盈满:石台县榉根岭古徽道初探85榉根岭古道的历史沿革根据现有的石器遗址、文献记载、碑刻资料来 看,我们认为榉根岭古道史大体可分成四阶段即先 秦,草创于唐宋,形成于明清,衰落于清末。2.1 发端于先秦古道源于人畜所踏出的盘山鸟道。 该地号称 “华东动植物基因库”,自古就有虎豹鹿羚等兽类生 息,其足迹所至,渐成小道,因依山傍水,可提供丰 富的渔猎资源,宜于先民们栖身繁衍。 由于年代久 远,人迹稀少,更无文献可考,我们只能从一些遗址 出土的文物来窥测先民们在古道附近留下的依稀 足迹。 据矶滩乡沟汀村新石器时代遗址看,该处是 古人类的一个石器加工场所, 存有大量的打制石 器,磨制石器以及陶器碎片,尤以石网坠引人注目。 而小河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