碛口流淌故事的家园.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碛口流淌故事的家园

上因地形的起伏而形成的一段一段的激流浅滩。碛口人自制渡船碛口流淌故事的家园文/梁图/铭大山在山西临县滔滔黄河流经的土地上,母亲河孕育了一个儿子,它就是古老的“碛口”。几百年来,随着风雨春秋的滋润、磨炼,终成万里黄河第一重镇。在岁月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它是那样的辉煌,在山西乃至全国形成了商界众所周知的一个黄金码头。而如今,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众多的画家、摄影家和旅行者蜂拥而至。碛口,一个流淌故事、充满诱惑的家园,坐落在吕梁脉系卧虎山和秦晋峡谷黄河水畔之间的古镇上,距临县县城48km。当驱车从太原经汾阳、中阳、离石,入沟壑连片的黄土峻岭,饱揽北国山峦的壮美风光,经历约5h、260km的行程后,峡谷中依偎在大山、黄水怀抱间的古老村镇,像一位慈祥的长者拥抱了我们。宽阔的黄河水和环绕而过的湫水河相拥着的碛口,尤如一颗宝珠,镶嵌在卧虎山下。夕阳抚摸着舒缓的河水,好似一幅软缎涂满了金色,向来者倾诉着那令人骄傲而无法忘却的记忆。早在清初及民国初期,黄河古道便成为了连接南北经济命脉的主要通途。当400m的河面流经碛口的“大同碛”,这骤然缩为不足80m的急流浅滩,造就了南来北往商道上的水旱码头。200多年间,通过古镇碛口形成了晋商中活跃的桥头堡,它似一把链锁,紧紧地联系着太原、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内蒙乃至汉口等地,在历史上形成了独具风格的商业重镇。穿梭于碛口充满沧桑气息的长街小巷,漫步在一个个落满历史遗痕的高墙NewTempoScience40F看山西·大河之曲大院,触摸那斑斑锈迹的木门铁环,品读着“物阜民熙小都会,河声岳色大文章”的清代名句,不由自主的,你便融入了岁月的长河之中。碛口镇沿黄河一侧,是历经繁华的主街,黄河水带走二道街、三道街和主街的半壁江山,只在长兴店一带,为我们留下了一小段保存完整的主街。古街上四四方方的铺路石早已被磨去了棱角,变得坎坷泥泞,站在街道东侧的商铺屋檐下,就可以直接望到近在咫尺的黄河,还有岸边井台上挑水人的剪影。临街的房屋大多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式,房屋不设门扇,而代之以活动式长条门板,门板卡槽的上方,镶嵌着刻有店铺名号的门匾,店内则大多被隔断划分为前后两个空间,临街一半经营商业,后面一半用于存货或生活起居。主街背靠卧虎山一侧,一个个院落沿着山坡层层叠叠向上延伸,13条垂直于碛口的夜晚主街的小巷串连起山居与主街的交通。过去,碛口主街被划分为前街、中街、后街三段,这13条小巷也各有名称,如今,主街门牌号码统一标识为东市、中市、西市并向上一直扩展到小巷深处,能让外来游客追寻到的,只有要冲巷和画市巷两条巷名。要冲巷位于西市最北端锦荣店与荣光店之间,13条街巷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石拱门就坐落在巷口。碛口的巷道因为卧虎山的山势而较之西湾更为险陡,有些山巷的倾角约有五、六十度,据说它们过去同时兼有泄洪的功能。残冬的暖阳融化了屋顶的积雪,滴滴答答地溅落在巷道上,为倾斜的石板路铺上了厚厚的冰层。小心翼翼地紧贴着山墙向上攀援,院落里却不时会有几个孩子带着朗朗的笑声飞快穿过,疾行如风。过去顺水接船做大宗生意的商铺都集中在后街,为了安排员工食宿、客人歇息、货物存放、车马停靠,西市山坡上的院落都十分阔大。规模最大的是经营麻油的荣光店,石拱门上是宏伟的望河楼,走入院落,卧虎石下竟然层叠着五层石窑。荣光店在战争时期被军工厂占用,失火引发爆炸,炸塌了三层石窑,如今二层以上只剩下了石彻窑脸,已经失去了使用功能。背油篓是过去最脏最辛苦的工作,满身油污的苦力走出荣光店前,总要在门口的木柱上抹去手上的油腻,以至于在木柱上凝结石化出一层深褐色的油皮。荣光店如今辟建为黄河宾馆,依然是充满乡土气息的风格。另外两个大宅院都被称为“四十眼窑院”,故名思义,就是院中的正房、厢房、下房共计有四十眼窑洞。其中一座“四十眼窑院”,当年是陈懋勇的粮栈,土改时被充公分配,现在这个院落中,居住生活着18户人家。按照中国传统的建房规制,院落面南背北,正房根据主人的地位、身份严格按照三、五、七间的单数建造,中规中矩,齐整划一,不得逾越。天高皇帝远的地理位置、当地自有的风俗习惯、商业经营的实际需要、商人头脑中等级和礼教思想的淡化使得碛口及其周边民居完全摆脱了这种束缚,突破传统,呈现出自由、随意、实碛口镇上的农家院落科学之友2007.0741NewTempoScience用的风格和特征。在正房数量上,普通民居大量采用四间的双数,部分民居和商铺甚至多达五六间。碛口及其周边村落的居居,对地形的依附与顺从关系体现得非常明显,在院落布局与正房朝向上,放弃了面南为上的死板原则,依据不同的地形,呈现出多样化的选择,面东、面西,以及东南、西南等不同角度的朝向都有所见。比如陈懋勇的旧居,就结合地形与大门位置,以坐东面西的石窑为正房,面南的石窑则为厢房。一位美国归来的华裔学者评价说:碛口的古街、民居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