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梯形槽道热管的蒸发传热特性
期刊名称: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Evaporation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 grooved heat pipe with micro-trapezoidal grooves微梯形槽道热管的蒸发传热特性A.J. Jiao, H.B. Ma *, J.K. Critser美国密苏里大学机械与航空航天工程系,哥伦比亚,MO 65211,USA摘要:通过建立梯形槽道微热管的数学模型研究了接触角对弯月面半径、薄液膜轮廓和热通量分布的影响。这一模型能够预测蒸发段在脱离压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的最大蒸发传热速率。提出了在给定热负荷下基于毛细结构的蒸发段弯月面半径计算方程。数值结果显示当毛细极限主导微槽热管最大传热能力时,薄液膜蒸发决定微槽热管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着接触角的增加,通过薄液膜区域传热所占通过壁面到蒸汽总传热量的比例减小。过热度对薄液膜区域热量分布的影响也呈下降趋势,结果显示脱离压力在这一区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的研究将对蒸发薄液膜区域有更好的理解,并分析其对微槽热管的有效导热系数的影响。关键词:热管; 薄膜蒸发; 有效的热导率1.前言很多电子系统常常产生非常高的热通量,为了保持温度的均匀分布,保证系统的极限工作温度和最佳性能,产生的热量需要快速散发。当热管技术被用于现代冷却系统时,热管有效导热系数进一步的增加将成为高热量设备散热的关键。当在微热管的蒸发段假如有很高的热量时,蒸发薄液膜区域的热量传递就对系统正常工作至关重要。更好地了解薄膜区域的热传输机制将直接帮助设计出高效率的热管和先进的热管理系统。。许多早期的研究[1-4]已经分析了微槽的薄液膜区的蒸发和热量传递,并指出大部分的热量通过厚度非常小的蒸发薄液膜区传输。根据传热速率,薄液膜区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平衡无蒸发液膜区(相平衡区)、蒸发薄液膜区和弯固有月面区。在蒸发液膜区,脱离压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界面温度和通过薄液膜的传热速率。Ma 和 Peterson [5]发现通过薄液膜区域的蒸发传热速率取决于弯月面半径和过热度。以前的调查【6,7】显示随着薄液膜区域输入热量和接触角的增加,会导致蒸发传热速率的降低。近来,Jiao et al. [9,10]建立模型着重研究了弯曲表面对于平板热管蒸发薄液膜轮廓和热量分布的影响。设计热管时,一些传热极限应该被考虑。这些极限决定了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然而,为了满足新需求,需要大大提高热管的有效传热系数。例如,微槽热管最主要的热阻来自于蒸发薄液膜和冷凝段的热量传递。如上所述,当热通量很高时,单个蒸发薄液膜接触角的增加将增大热阻并直接影响总的有效传热系数。在目前的调查中,为了得到通过薄液膜区最大蒸发传热能力,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该模型详细预测了薄液膜区域对梯形槽道微热管蒸发传热的影响。2.弯月面半径和薄液膜蒸发传热当在沟槽热管的蒸发段上加入热量时,热量将通过槽道壁面达到工作液体。图1所示为热管的微槽结构。当热负荷很低时,存在两个薄液膜区域,即C-C、D-D区域,由于槽道结构的对称性,C-C薄液膜与D-D薄液膜完全相同。但是当热负荷达到最大时,B点的液膜厚度B=0,此时将形成新的薄液膜区B-B。由于在B-B薄液膜区没有气固界面,此处的接触角为0.如果热负荷继续增加,薄液膜区B-B将破裂并分成两个薄液膜区,这时由于接触角的影响,薄液膜的总长度将比B-B区存在时要短。因此,热管的传热性能将变坏并导致随着热负荷持续增大温差急剧增大。B=0时的热负荷即为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这也是当下研究的重点。对于薄液膜蒸发传热,这些薄液膜区域气液界面温度可以用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描述:(1)图1.具有微梯形槽道的微热管薄液膜区域示意图从饱和温度Tsat到界面温度Tlv积分得到界面温度和饱和蒸汽温度之间的关系,即(2)(3)对于非极性流体,pd=-A/3对于极性流体,pd=-A/3ln(/0)由于哈梅克常数A和参考长度0取决于固体和液体的性质,想要准确地确定极性液体的脱离压力的值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Holm 和Goplen [1]提出如下方程式:Pd=lRgT,Vln(ab) (4)其中,a =1.5787;b =0.0243。如图1所示的相平衡区,由于没有蒸发作用则曲率变化的影响忽略不计。由于界面热阻很大,这一区域的界面温度等于壁面温度。将公式(3)和公式(4)带入公式(2),这一区域的薄液膜厚度计算如下:?0=exp{[(Tw/Tv-1)(hfg/RTw)-lna]/b}(5)基于接触角α和图1所示的尺寸,弯月面半径r(z)可以表示为:(6)β=α-(π/2-2)(7)hv=ht-[y+r(z)(1-sinβ) (8)当bond数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