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辽宁省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辽宁省肉牛产业发展问题及建议
近几个月来,受猪肉、鸡蛋等价格上涨的影响,牛肉价格也随之走高,从表面上看这会给肉牛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与肉牛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省肉牛出栏率低,头均胴体重和存栏牛产肉量偏低,节粮型的草食家畜在整个畜牧业结构中的比重较小,肉牛配合饲料、添加剂的普及率低,导致人均牛肉占有量较低,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我省肉牛产业发展进程。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地区推广品种改良措施力度不够
虽各品种种公牛精液以地域为半径,已在全省广泛铺开,牛肉产量每年以13%左右的速度递增。但是,肉牛生产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如繁育体系不健全,杂交改良盲目性大等。另外,在选种选配方面缺乏技术性指导服务。
二、繁殖控制技术操作不规范
当前,我省的牛人工受精技术已经很普及了,它对省内的黄牛改良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良种覆盖率不断提升,肉牛的体格也有所增大。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许多输精员在牛人工授精的操作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给畜牧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具体说来,不规范的牛人工授精方法会造成生殖道疾病,同时也会传播生殖道疾病,降低受胎率,扩大胎间距,影响牛场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奶牛群中布病、口蹄疫在各地陆续出现“抬头”趋势,对肉牛繁殖群也带来了极大威胁。
三、科学饲养、肥育技术水平较低
1、饲养技术较落后
规模小的养殖户多数采用自繁自养架子牛的方式进行肉牛生产,把养牛作为家庭副业,规模小,饲养周期长,效益低。农户夏秋两季主要饲喂青绿杂草,冬春两季饲喂农作物秸秆,少量补充一些农副产品,没有树立科学养牛的观念和意识,也不太注重经济核算。饲养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很少采用饲料加工与饲养新技术。
2、秸杆利用率低,加工技术普及力度不够
秸秆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低,很多秸杆被粉碎还田,甚至一些地方还焚烧秸杆。饲养规模与科学技术普及率呈正比,青贮、氨化、微贮技术只在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养殖场、小区实施。有些农户也想利用青贮、氨化技术,但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了秸秆霉变或处理效果差,影响了养牛户科学利用秸秆的积极性,也影响了秸秆科学利用技术的普及。
四、疾病防疫体系尚不完善
牛群容易患的消化系统疾病,在散养农户中较多见,肉牛育肥场较为少见,主要原因是饲料营养不平衡、霉变和毒物污染。另外仍存在一定数量的牛患发传染病,主要是传染病防治体系不健全。一是对从外地引进牛群没有严格进行检疫,部分牛购自疫区,引发了传染病;二是环境消毒意识差,大多数农户基本没有环境消毒的意识,部分养牛大户和育肥场把消毒流于形式,时松时紧,场内卫生条件差,粪便胡乱堆放,人员自由出入场区。淡薄的消毒观念是肉牛生产的一大隐患。
五、定点屠宰加工所面临的困惑
政府虽早已提出定点屠宰,但还得考虑穆斯林的民族风俗,个体屠宰仍然占据着我省屠宰行业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当地低价值的牛肉交易绝大多数都是由个体屠宰来支撑。在中小城市,个体户所购买的牛很少能获得正规的检疫,如果说“检疫”过,也是敷衍了事,相比之下,只有定点屠宰才有可能得到正规检疫。刻意建设的屠宰场间接营业费用明显较高,在大众市场贸易方面竞争不这屠宰户。规模化的屠宰场要么已经封存、要么运营水平远低于生产能力,但还是有一些新的现代化的加工厂正在上马,这些都是在所谓的“农业产业化”的名义下进行的。政策制定者认为,这些“龙头”企业将会带动整个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近年来被屠宰的活牛头数呈迅速增长的趋势,这表明潜在的可利用的可食与非可食的副产品数量在增加,然而由于农户屠宰形式的大量存在,而且程高度分散的状态,已经成为了对这些副产品进行大规模商业加工的主要障碍。
六、牛源市场萎缩,活牛数量减少
随着饲料价格上涨,部分养牛场(户)大育成、犊牛、公牛、母牛一起卖,母牛宰杀过量,牛群结构失衡,某些肉牛屠宰场宰杀母牛达到70%以上。过量宰杀母牛,等于杀鸡取卵,加之肉牛生长繁殖周期较长,牛越来越少,牛价会越来越高,肉牛上“杀青”之风已在各地蔓延。由于成牛供应紧张,一些屠宰户便将目光转向小牛。小牛肉鲜嫩可口,消费者喜欢,所以就有人专营小牛肉的生意。“杀青”导致牛肉产量下降,而后备牛源又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必然使肉源更加紧缺。
几点建议
1、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加快杂交改良速度,提高牛群肉用性能
辽宁省肉牛发展的方向是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在原有品种特性的基础上加强选育与提高,保护本地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同时,有计划、有选择地引进适合于辽宁省需要的国外肉牛品种,在商品杂交区筛选合适的杂交组合方式改良地方黄牛,必要时采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良种覆盖率,提高牛群整体肉用性能,把地方黄牛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根据国内多年杂交实践中的经验,为以后取得预期改良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为小型母牛选择种公牛时,公牛品种的平均成年活重不宜太大,以防发生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