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的价值和经验.docVIP

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的价值和经验.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的价值和经验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的价值和经验 赵蔚(大丰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大丰 224100)   【摘要】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整复的价值和经验。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套叠小儿患者60 例,通过空气灌肠观察小儿肠套叠的X 线表现,并通过不同空气压力进行整复,对于部分患儿辅以肌注药物解痉、联合辅助手法整复。对于空气压力整复无效者转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次60 例患者中,肠套叠顺利复位者52 例,所占比例为86.7%。剩余8 例患者在整复过程中,难度大、所需时间长,或因患儿套叠时间过长,超过72 小时,出现高热,果酱样黑便,症状极度萎糜,因此中转为外科手术治疗。结论: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及整复价值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空气灌肠;小儿肠套叠;诊断;整复;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359-01   小儿肠道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该病起病急,临床多有哭闹不止、发热、疼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及右下腹部包块等症状,若不对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可诱发便血,对其胃肠道功能及自身生长发育均造成不良影响[1]。通过空气灌肠法不仅可达到诊断作用,同时可对达到治疗作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分析空气灌肠在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价值,详情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2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肠套叠小儿患者60 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33 例、女27 例,患者年龄为1~5 岁,平均(2.24plusmn;1.28)岁。患者病程为5~50h,平均病程为(21.2plusmn;1.2)h。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发热、疼痛、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及右下腹部包块。   1.2 方法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若患者病情严重、身体状况较差,则需立即与医师取得联系。并对患者行低压诊断性空气灌肠。在进行诊断过程中,对患者先行立位透视,若见膈下出现游离气体,则表明出现肠穿孔情况,可直接转手术治疗。若膈下无游离气体, 以20-22Fr 气囊导尿管,加以石蜡油润滑,插入直肠内[2]。插入深度约为4~5cm。向气囊内注气20~30ml,并需注意气体量不可过少,以防不利于后期的灌肠操作。但气体量又不可过多,预防肛裂出血。患儿取平卧位,由家长对患儿肩部与大腿根部进行固定,于透视状态下注气。初始压力约6~9kp,若压力不足,则增加至12kp。若见结肠内软组织阴影,并向右下腹逐渐退缩,回盲区通常停顿几秒至几十秒。待小肠突然气化后表示复位成功。若治疗效果不明显,则采用肌肉注射654-2 (?)mg15 分钟后联合辅助手法整复,或停顿20min 后再次整复。以电视荧屏下监察杯口状软组织影消失视为整复成功[3]。在复位成功后,患儿家属需对患儿进行密切观察,6h 禁食,给予患者营养支持与抗炎治疗,预防短时间内再次发生肠套叠。若患者为诊断性空气灌肠,需立即停止加压,并中转为剖腹手术治疗,一切以保障患儿生命安全为基本原则。   2 结果2.1 诊断特征空气灌肠前,可见部分患儿右中部、右下腹存在软织织肿块影。   且块影远端因结肠含气而对比显示弧形突出。部分患者可见肠套叠近端充气呈漏斗样。注气后气柱前端呈杯口形或钳状,套入部分呈软组织块影,块影主要呈半圆形、哑铃形与球形。   2.2 治疗结果本次60 例患者中,肠套叠顺利复位者52 例,所占比例为86.7%。   剩余8 例患者在整复过程中,难度大、所需时间长,因此中转为手术治疗。   3 讨论小儿肠道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该病主要发生出生1-5 岁小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发病率逐渐降低。根据小儿肠套叠的发病部位,可将其分为小肠型、结肠型、回肠型、回盲肠型等,其中以回结肠型患者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对于小儿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认为回盲区淋巴组织增生及肠动力增快均可诱发该病[4]。及早的诊断与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减轻患者痛苦。在本次调查中,笔者重点分析了空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及整复价值。   通过立透视或摄片可见患者出现低位肠梗阻表现,最为典型症状为梗阻上的肠腔充气扩张,并存在多个液气平面,如“阶梯状”。   空肠回肠充气扩张可见短效气液平面,同时可见肠管充气柱较高,表示肠管张力尚好,此类患者可进行空气灌肠整复治疗。   笔者结合自身经验,认为整体技术的实施并不十分复杂,其重点在于详细、完整而定术前评价。如对于病情重、病程长的患者,需立即告知医师,通过空气灌肠诊断,而后确诊后行剖腹手术治疗。   若患者可通过空气灌肠进行诊断,需注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