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讲 实证研究设计与评价-研究生讲义
(1)纳入法 将外生变量纳入研究设计,并将其效应与自变量的效应加以区分。 例如,如认为个体能力是影响绩效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只有工作满意度一个变量,可将两者一并测量。多元设计。 在实验法中则可以将两者作为设计中的分析要素,形成2×2多因子实验设计。 通过分析它们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来区分这两种因素对员工绩效的影响。 (2)统计控制 纳入法改变了原有的设计思路,使得原有的设计变得复杂,研究者还可以通过统计控制的方式实现对外生变量的控制。 可以将这些无关变量与自变量一起进行测量,在统计分析时首先排除它们的效应。 统计控制的思路简单,操作方便,但如果外生变量与自变量的相关过高,可能由于在排除外生变量效应的同时,低估对自变量效应的估计。 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误差变异是指由于随机因素而导致的因变量变异。 这是属于随机性质的,而不像外生变异那样造成系统性的偏误。 最典型的随机变异是测量误差(如暂时的不注意、短暂的情绪波动等),或研究者控制不了的未知因素。 将误差最小化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使系统变异显示出来。 通常误差变异和外生变量对因变量变异的影响是无法区分的,这两部分之和就是统计分析时所说的剩余部分(residual)。残差 。 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由于误差变异是由随机因素造成的差异,所以它的处理方法也表现为减少个体差异和测量误差两方面。 首先,减少被试的个体差异(individual differences)。在保证最大化自变量的同时,尽量减少个体差异对因变量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小,由于个体差异带来的误差变异也越小。 其次,减少测量误差(errors of measurement)。一是需要提高测量的精确程度,提高测量的信度(reliability) ,二是需要有效地控制测量情境。 情境控制可以使测量更精确。例如性别的不同、讲话语气的不一样等。使指导语的速度和声音尽量标准化。在问卷调查时,尽量保证室内环境、问卷填答的时间等因素保持一致。 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从前面的讨论可以发现,在研究设计时,对变量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实现对因变量的预测,需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变量的变异,控制与因变量变异有关的外生变量和随机误差。 外生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存在会增加自变量无法解释的因变量变异(即变异剩余量),从而降低在检验自变量效应时的统计检验功效(statistical power)。R2值低。 4.4 最小化误差变异 一项研究中因变量的变异,只有一部分——系统变异量对科研是有用。 运用研究设计对变异量进行分割(partition)的目的:在实证研究中最大可能地确定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科研设计的目标: 系统变异量可以实现最大化; 外生变异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误差变异能够被控制到最小程度。 五、结 语 在心理及管理学研究中面临着很多方法论上的挑战: 研究方法的局限使我们无法对变量间因果关系做出清晰的界定、对研究的变量无法进行直接的测量、人类组织活动自身的复杂性等。 同时,管理学自身的特性也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现场、接近员工去得到研究必需的资料。 而这又往往超越了研究者自身的能力和角色。需要用不太精确的工具去理清一个复杂系统中各种关系,但又不能随意地收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是在管理学研究面临的实际困难。 这些局限和困难都加重了研究设计在整个研究项目的重要程度。 为了保证研究的问题得到满意的回答,无论如何强调研究设计的重要性都是不过分的。 职业紧张与心理健康研究介绍 确定研究目标/选题:查阅国内外文献,评价研究现况,找出研究局限;发现创新点(心理资本与抑郁关系) 研究类型:调查研究(横断面和纵向)→准实验研究 假设的形成:建构理论假设模型 课题设计: 研究对象与方法 样本(确定抽样框和抽样方法,计算样本量) 问卷设计(选择测量工具,问卷容量,量表组合) 调查实施方案与质量控制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建构理论模型 发表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SCI源期刊收录论文/中文 成果鉴定 申报科技成果奖 研究问题:辽宁监狱干警职业压力与抑郁/组织行为 研究设计 立题: 提出研究假设: 确定研究方法:抽样,测量工具,实施方案 问卷整理:数据录入,项目评价(信度/效度检验) 数据分析 确定论文撰写题目(16篇) 辽宁省监狱干警职业紧张理论假设模型 1.人口统计学指标: 性别/警龄/学历/警衔 /生活事件/ 2.监狱干警职业紧张: 任务过重/任务冲突和任务模糊/监狱物理环境不足/威胁感知/一般问题 3.付出-回报失衡: 外在付出/回报/ 内在投入/超负荷 4工作-家庭冲突: 工作-家庭冲突 家庭-工作冲突 工作倦怠: 情绪衰竭 消极怠慢 成就感 1组织支持感 2组织承诺 1.抑郁 2.工作满意度 3.工作绩效 4.身心疾病 心理资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