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城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双城市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2014年度自行监测方案 2013年12月1日 双城市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2014年度自行监测方案 为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按照《国家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及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环发)[2013]81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其批复、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规定和要求,根据我公司的实际生产情况,制定2014年度污染物排放自行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 1 公司基本情况 1.1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 企业名称:双城市晟瑞热力供应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毕军克 所属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4430) 地理位置:(附位置图)经度126°19′24′′纬度45°22′58′′ 生产周期:连续不稳定运行 联系方式:045183200023联系人:齐墨学 邮箱:1219klx@163.com 通讯地址:双城市承旭路与堡旭大道交汇处 委托机构名称:暂无(正在与双城市环保局协商) 1.2生产工艺及产排污情况 主要工程组成部分锅炉本体、炉排、鼓引风机、上煤除渣系统、水系统、软化水系统、电气系统等工艺系统流程如下: 主要原料:煤 产品是:供热 自行监测内容 2.1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 2.1.1监测点位 2.1.2监测指标 锅炉排放的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烟气黑度 2.1.3监测频次 自动监测频次 公司在2座烟囱距地面20米处的操作平台处,安装在线监控系统,现在正在施工阶段。完工后将实现时时在线监测。 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烟气黑度全天连续监测。 手工监测频次 锅炉烟道分别为1#、2#、3#、4#和5#、6#现正在运行的锅炉为1#、2#、3#、4#作为手动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气黑度每季度监测2次。(委托检测) 2.1.4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 根据环评批复等确定排放标准及其限值,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单位:mg/m3(烟气黑度除外) 序号 污染物项目 限值 1 烟尘 200 2 二氧化硫 900 3 烟气黑度(林格曼黑度,级) 1 2.1.5监测方法和仪器 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方法(列表)。 使用先锋环保有限公司的在线监测设备。 2.2水污染物排放监测 热力公司的污水主要是锅炉排污水,水温较高,为此设置排污降温池,将排污经降温处理到小于40℃后排入厂区内排水管网,此水一般无污染,可直接排入城市管网,在流入双城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再进污水处理厂处理。所以不需上监测设备。 2.2.4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 根据环评批复等确定排放标准及其限值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水环境评价标准 级别 浓度(mg/L) COD SS 石油类 氨氮 《地表水质量标准》Ⅲ类 20 / 0.05 1.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100 70 5 15 2.2.5监测方法和仪器 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方法。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方法中未作规定的,可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2.3厂界噪声监测 2.3.1监测点位: 2.3.2监测指标:根据环评昼、夜等效声级执行2类,60dB(A)和 50dB(A) 2.3.3监测频次:每季度监测1次。 2.3.4监测方法:噪声监测仪,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3.5监测仪器:国家监测规范规定的监测仪器 2.4周边空气环境质量监测 2.4.1企业周边空气环境质量监测 空气环境质量按照环评报告书(表)及其批复要求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并确定监测方法、监测仪器及执行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的限值。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3.1污染源手工监测质量管理 3.1.1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质量管理 依据《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397-2007)有关规定进行。 3.2污染源自动监测质量管理 3.2.1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质量管理 依据《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75-2007)及《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试行)》(HJ/T76-2007)有关规定进行。 3.3厂界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质量管理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